美篇巴巴 >工作方案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7篇

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理解程度,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安排好各种教学资源的使用时间,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7篇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2、尝试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重难点】

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

2、活动前了解幼儿关于夏天雷雨的已有经验,收看或收听关于雷雨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钱的情形。

1、太阳公公到哪去了?

2、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乌云)

3、看上去怎么样?

4、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打雷声,闪电)

二、引导幼儿观察雷雨时的情形。

1、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雨点)

2、雨从哪儿来?落到了哪里?看看四周的树、花草、房子有什么变化。

3、等雨小些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撑伞到雨中走走,听雨点声,看雨滴落到地上的圈圈、地面的积水、花草变化等。

三、引导幼儿观察雷雨后的情形。

1、看一看,听一听,现在和下雨时又什么不一样?

2、天上出现了什么?(白云)

3、到户外走一周,呼吸雷雨后的清新空气,感受雨后的凉爽。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表演唱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能运用各种材料表现下雷雨的情景。

2、继续激发幼儿对夏天的雷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雷声录音,鼓,沙球,空饼干盒,银色装饰带,分别装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

活动重点:

探索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雷雨。

活动难点:

选用的材料与表现的内容是否匹配。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听,这是什么声音?(雷声)天气马上就要怎么样了?

2、小结:雷雨是夏天才有的现象。

二、分析讨论,演唱歌曲

1、分析闪电、雷声、雨声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加以表现。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现歌曲特点。

三、探索实践,经验交流

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闪电、雷声、雨声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为什么?

四、合作表演,体验愉快

1、能边唱边用各种材料进行表现。

2、通过表演体验成功的愉快。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篇3

设计思路:

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夏天的脚步渐渐朝我们走来。虽然夏天是炎热的,但对孩子们来说,一切是那样的惬意,那样的惊叹不已。为此我们开展了《热闹的夏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知、欣赏夏天里的一切,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夏天,从中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歌曲《夏天的雷雨》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音乐活动,这个内容来源于生活,为幼儿所熟悉,这为幼儿结合经验理解歌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歌词生动、形象,采用了问答形式描述夏天雷雨的特征,第一段为问句,第二段是答句,问句结构相同为幼儿学习、记忆歌词提供了可能;歌词中的拟声词“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可以让幼儿体验到雷雨声在音乐中的震撼力。中班幼儿对歌唱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唱自己熟悉的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教师提示下也能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3.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磁带、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用书《夏天的雷雨》

2.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现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雷、闪电、雨声,引起幼儿对夏天雷雨的回忆。

2.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看到过的雷雨现象。

(帮助幼儿回忆再现夏天雷雨的现象,为下面学习歌词做好铺垫。)

二、欣赏、熟悉歌曲

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欣赏歌曲。

2.再次播放音乐录音后,用“教师问一问,幼儿答一答”的句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如:教师问: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答: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

3.幼儿以问答方式朗诵歌词。

三、演唱歌曲

1.教师跟随音乐朗诵歌词,并示范演唱。

2.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注意:(1)唱“一闪闪”“哗啦啦”时,用响亮的跳音。

(2)唱“轰隆隆”时,声音要大而有力。

(3)幼儿演唱歌曲2——3遍。

四、表演歌曲

1.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2.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

3.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两两结伴演唱,有表情地演唱,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根据歌词内容表现夏天的雷雨,使每个孩子有了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和幼儿的互动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把舞台让给了幼儿,幼儿是课堂的主体。

我的宗旨是能让幼儿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音乐。让幼儿能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行。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提前观察夏天雷雨闪电现象(可根据天气情况随机进行)。

2.打雷下雨的录音。

3.人们避雷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听录音,组织幼儿讨论:

⑴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⑵电闪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⑶电闪雷鸣时你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2.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⑴用诗歌的形式介绍歌词。

⑵让幼儿初步懂得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⑶让幼儿初步了解和学唱切分音,增强节奏感。

3.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4.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分析它与春天小雨的不同。

5.组织幼儿讨论下雨时人们的防雨工具,绘画“雨伞”。

活动反思:

“闪电雷鸣”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初次放录音时,孩子们都做出了很夸张的表情,并用手掩住了耳朵,结合录象加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电闪雷鸣不再害怕,并明白了他们的简单原理。活动中,孩子们对切分音的掌握不错,对一问一答的形式很感兴趣。延伸活动中,孩子们对避雷很感兴趣,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把知识传授给孩子。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进一步感知夏季的季节特征。

3、体验唱歌的乐趣。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准备录音机,歌风《夏天的雷雨》的音乐磁带。

2、准备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录音。

3、准备手电筒,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录音,引出活动主题。

1、播放雷雨录音,让幼儿倾听。

2、引导幼儿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听这种声音?

二、引导幼儿讨论。

谁看见过夏天的雷雨?它是什么样的?

三、组织幼儿观赏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

1、请幼儿说说图片的内容:例如:闪电的画面,闪电过后下雨的画面。

2、启发幼儿说说看到雷雨的`感受。

3、引导幼儿讨论:打雷和闪电时应该怎么做?例如:用双手掩着耳朵,张开嘴,不能站在树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

四、学习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导幼儿倾听,欣赏。

2、引导幼儿说说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3、教师朗诵几遍歌词后,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学唱歌曲。

五、幼儿表演歌曲《夏天的雷雨》。

1、引导幼儿自选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闪电婆婆的角色,分别拿着手电筒和乐器演唱歌曲。

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闪闪”时,闪电婆婆便把手电筒开关数次,唱到“轰隆隆”时,打雷先生便要敲打乐器。

3、根据幼儿的兴趣交换角色重复表演。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

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和幼儿的互动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把舞台让给了幼儿,幼儿是课堂的主体。我的宗旨是能让幼儿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音乐。让幼儿能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行。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3.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活动准备:

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磁带、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用书《夏天的雷雨》

2.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现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雷、闪电、雨声, 引起幼儿对夏天雷雨的回忆。

2.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看到过的雷雨现象。

(帮助幼儿回忆再现夏天雷雨的现象,为下面学习歌词做好铺垫。)

二、欣赏、熟悉歌曲

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欣赏歌曲。

2.再次播放音乐录音后,用“教师问一问,幼儿答一答”的句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如:教师问: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答: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

3.幼儿 以问答方式朗诵歌词。

三、演唱歌曲

1.教师跟随音乐朗诵歌词,并示范演唱。

2.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注意:(1)唱“一闪闪”“哗啦啦”时,用响亮的跳音。

(2)唱“轰隆隆”时,声音要大而有力。

(3)幼儿演唱歌曲2——3遍。

四、表演歌曲

1.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2.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

3.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两两结伴演唱,有表情地演唱,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根据歌词内容表现夏天的雷雨,使每个孩子有了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夏天的雷雨幼儿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通过乐器和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达出歌曲中雷雨时的各种声音。

2、通过歌曲来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音带。

2、歌曲音带。

3、鼓、沙球、木鱼等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播放录有雷、闪电、雨声的音带,让幼儿说说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在我们学过的哪首歌里有的?)

2、幼儿演唱歌曲《夏天的雷雨》(合唱、领唱)要求以轻巧地、有爆发力的声音唱出夏天雷雨时的感觉。

二、敲击乐器来模拟歌曲中的各种声音‘

1、出示各种不同的乐器,让个别幼儿来选择乐器,并敲击乐器模拟闪电声、雷声和雨声。

2、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分成三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演示夏天雷雨中的闪电、雷、雨的声音。

3、播放音带,让幼儿跟着音乐敲击乐器。

三、用其他的方法来模拟闪电、雷、雨的声音

1、启发幼儿用肢体或其他的方法来发出类似闪电、雷、雨的声音。(如:用跺脚来模拟雷声,用拍腿拍肩来模拟雨声等)

2、播放音带让幼儿用肢体发声的方法来模拟歌曲中的各种声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夏天的作文600字作文推荐6篇

我爱夏天作文500字优秀7篇

我爱夏天作文500字参考7篇

爬的幼儿教案模板8篇

爬的幼儿教案推荐8篇

爬的幼儿教案精选6篇

小星星的幼儿教案6篇

幼儿园冬天里的动物教案5篇

神奇的布幼儿园教案6篇

幼儿园关于藕的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749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