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深刻的读后感能让人重新审视书中的观点,甚至改变原有的认知,写读后感不仅是总结书中的情节,更是梳理自己与文字对话的过程,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菲世界的读后感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菲世界的读后感篇1
刚才谈到了灵魂,或者换一种方法说——精神,一千个人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感知到的世界,信息是不一样的。
这里不得不说到祁克果和个人主义,从个人的角度说,我很愿意探讨关于个人主义的问题。我常把社会,或者说世界比喻为一个巨大的气泡,人类是这个气泡里的一个气泡,再跟进一步来想,每个人都被一个气泡笼罩着。之所以是气泡,是因为无色无味,依然不依附于任何物质的存在而存在。个体不脱离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交换信息(语言,神情,肢体)时,气泡的一部分可以融合,相互感知彼此。
然而一旦离开这些方式,人依然是作为个体而行动,不论是亲人,朋友,恋人。都无法完全的将气泡融合在一起。比方说,一对恋人,很多时候语言是无力的,大多时候都只能是希望对方成为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可是到底对方怎样想,无从得知。如果爱情没有了幻想,那么爱情就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文学点来讲,每一个人身体内部都存在一部分别人无法触及的地方,不被动摇的核心。因为无法触及,必定是孤独的,那是自我的居住地,不受任何外界因素而影响的,潜伏着巨大能量的地方。这是对自我存在的感知和认同。正如祁克果认为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一样。只有这些真理“对我而言是真的。”
苏菲世界的读后感篇2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世界起源的纱幕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现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
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非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可是,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大的课题了,我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打量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与我平等的“魔术师”。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读完全书的我却非常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心里面想的还有非常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苏菲世界的读后感篇3
苏菲的世界像是虚无的,又像是真实的。亦真亦幻,存在着许许多多未知的奥秘。我们的世界就是如此。
从收到第一封信起,苏菲的世界也许就就不再平凡。“你是谁?”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包含了许多哲学的道理。在这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渐渐有了更宽阔的知识面,那些不寻常的来信,似乎也唤醒了这个14岁女孩的悟性和天赋。她游于各个知识领域,探究着一件件难理解的哲学问题。但未知的世界远远比她想的更复杂,更怪异。不知觉中,苏菲的世界越来越不同寻常,可能,世界本就是这样的。
本书的作者是挪威的一位世界级作家,乔斯坦·贾德。主修哲学,神学及文学,是当代重要的北欧作家。也许苏菲就是他的一个缩影,是他寄托感情的人物。因此,苏菲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起来了,同时,也在人们心里留下了重要的地位。
在网上的论坛我见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尽头即为神学”。而我认为,组成神学的重要因素就是哲学。《苏菲的世界》大概是一本哲学入门书吧。它唤起了我们隐匿的,潜藏的对世界的一个个问号,而后又不禁使我们产生了一个个恍然大悟的感叹号。哲学就是这样的吧,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任何时间。
我们可以构思一下,若天地真是由盘古开天劈地而来,那么宇宙又是怎样的存在?那么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总有人说宇宙是无限大的,而无限大到底是多大?没有边际,甚至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这足以见人类的.渺小,世间的宽广了。于是人类便试着去认识,去理解这个他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哲学的大门就这样被悄悄打开了。
书中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这个世界太美好,清晨的曙光,傍晚的晚霞就足以温柔,每一颗星星,每一片云朵都让人忍不住驻足观望,浮想联翩。所以才让人们留恋,惋惜,从而认识生命的可贵。
所以,这不止是苏菲的世界——更是你的世界。
苏菲世界的读后感篇4
这本书的结构真的非常妙,大局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先用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以及莫名其妙的席德生日明信片制造悬疑,引人入胜,使读者自动代入苏菲的角色接受哲学课程,完全不像纯粹的哲学课本让人昏昏欲睡。而随着席德生日的临近,谜团渐渐浮出水面(为了不剧透,以免影响其他读者阅读,具体内容不提),正好完美地表达了前面所有章节都谈论到的某个哲学问题。
以前对哲学有一些偏见,总觉得哲学是类似神学或者研究一些永远没有答案问题的学说,后来了解了辩证法,看法有了一些改观,但还是难以理解。有认识的哲学系的同学,会很好奇他们都学些什么,作业和考试是什么样儿的,今后做什么工作等等。看完这本书发现,哲学并不是纯粹的思想层面的学说,它和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哲学家大多数也是科学家,他们也会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提出的理论,甚至可以说很多科学理论都是哲学家在解决哲学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出来的。
我们从出生就被教授许许多多的知识和所谓正确或者说主流的世界观,当我们看待某些事物时会产生一些“理所当然”的看法,而且大多数人都会持这种看法,这就是大家从小被授予相同世界观的结果。然而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这些所谓正确的世界观是从何而来的,甚至在阅读这本书的开始阶段,读到一些可能被现在世界摈弃的哲学思想时,不由自主地鄙视并否定它们,但越往后读,我发现有一些思想超出了我现有知识水平的判断能力之外了,这时我才发现我的倾向性变得很弱,再也不能那么毫不犹豫地否定或者肯定什么了,我需要利用我现有的能够被证实的思想观念来推理这个新出现的思想是否在合理的框架内,进而决定自己是否接受它,这可能就是主流世界观形成的大致过程吧,被大多数人或者能引领世界的少数人认同的思想便被写进教科书。但是,后来黑格尔出现了,他明确地告诉了我历史的发展规则——辩证法。辩证法又告诉我,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可能会在若干年后会变得非常不可思议,所以我也不知道哪些东西是绝对正确的,甚至不知道是否存在永恒正确的观念,因为它们跟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可能类似于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吧。
苏菲世界的读后感篇5
在一个阳光的明媚的下午,我怀着好奇,轻松的心情走进了《苏菲的世界》,去认识这个神秘未知的世界,探索其中无穷的奥秘。
这部小说是讲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某个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罗佛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有点羞愧的是,作为上世纪末西方社会公认的最优秀的哲学通俗读物之一,我二十六岁才第一次读到,作为一个对哲学无感的人,书里的许多比喻让我对哲学有了好感,比如,魔术师的帽子,白兔子,开篇绝好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被这本书吸引了,然后是各大哲学家的登场,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如果把他们的哲学理念全都铺陈开来讲的话,想必我就看不下去了。这本书归根结底,是一门哲学入门书,不适合哲学家看,适合我们普通人看,看完了对哲学立马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可以说,《苏菲的世界》是用来长见识的,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基本的哲学知识,比如:苏格拉底的反讽,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之前我都不知道亚里士多德是看不起女性的)、希腊文明时期的四个学派、史宾诺莎的永恒的观点,黑格尔的没有永恒的理念……
这么多哲学观念我们一一看下来会发现,有许多哲学的理念是相互矛盾的。我觉得这一点很精彩,作者由此告诉我们应该辩证她去看待历史哲学。这就好像黑格尔说的“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从前的真理,也许过些日子就不是了,现在不是真理的,也许过些日子就是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与时俱进。
苏菲世界的读后感篇6
哈喽!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苏菲的世界》的一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这本书里的内容很神秘,所以我读了两遍!
?苏菲的世界》里说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依德等,各位大师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怎样?就光听介绍就特神秘吧?
这本书是由乔思坦·贾德/著。这本书的问题十分难答,例如,万事万物是否是由一种基业的物质组成?水能变成酒吗?泥水与水何以能制造出一个活生生的青蛙等。看吧,这问题都百般刁难吧?
你们想知道那三个问题的答案吗?我可不能多说,你们自己去找吧!找到了可别忘了告诉我哟!友情提醒,多的次数多,“味道”也不一样哦!
苏菲世界的读后感篇7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