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述事迹材料时,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他们的顽强不屈,大家子写事迹材料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00后抗疫优秀事迹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00后抗疫优秀事迹篇1
左文平,男,1932年7月出生,党员,沂源县国税局调研员,离休。
左文平,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亲自把1万元现金送到了沂源县红十字会,助力武汉战“疫”。左文平老人说,为国出力是一个军人的荣耀,战疫情不能少了我这个老兵。如果年轻个几十岁,他也和大家一起去武汉支援。
左文平老人介绍,自己年纪大了,本来不用亲自去捐款,但是执意这样做的原因是希望给大家伙起个头,动员大家都为武汉捐款,共克时难。在捐款的同时,左文平还一个个打电话给儿女孙辈们,要他们听党的话,不出门、不聚餐、不聚集,有能力的要多帮忙,多捐赠,不能给政府添乱。
老战士左文平的捐款事迹被新华社客户端、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新媒体、中国红十字报、凤凰网山东等多家中央省市级媒体报道。十几家中央、省市级媒体播发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沂源的退役军人们纷纷行动起来,捐款捐物、志愿执勤、消毒消杀,成为全民战“疫”中最靓丽的那道迷彩色。于此同时,左文平作为山东省退役军人战“疫”典型,被选入全国优秀战“疫”歌曲《永远是个兵》,并在新华社客户端进行了展播。
2020年2月,热心公益事业的左文平入选2019年度“淄博好人榜”。
00后抗疫优秀事迹篇2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内蒙古包头市迅速蔓延,许多人在家居家隔离,大家为了家人安全,为了自身安全,都在不遗余力的自我坚持着。东河区环城路小学教师刘莉,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做力所能及之事去帮助他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她积极响应主动参加志愿者工作,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参与到疫情抗战斗争中,奉献青春的力量,发出“抗疫到底、战必有我”的铮铮誓言。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病毒,她没有向学校和社区提出自己脚崴的困难,她认为抗击疫情才是最重要的事。家住青山区的她每次在接到任务都把闹铃上到凌晨3:50赶往东河区。她被分配到流动入户采样组,为社区不能下楼的老弱病残人员上门采样并主动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整理上门采样名单。一层又一层的楼梯,一遍又一遍的攀爬,通向一扇扇需要帮助的门。近30多户的居民,走到最后几户也是最艰难的时刻,颤抖着的脚步还是暴露了脚上的伤情。核酸检测全程需着防护服,期间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连续工作至少八、九个小时,持续的爬楼这是对身心的极大考验。一轮核酸检测后,浑身酸痛无力,有时候脚肿的连脱鞋都困难,即使到了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她也不能立马休息。因为她老公工作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发电任务疫情期间要求全体驻厂一个月不能回家。她一个人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切换,白天她是温暖的抗疫工作者晚上她是家里贤惠的妻子。
作为一名教师,她更是以父母般的情怀关注着学生的一切动向。每天,她都会耐心细致地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逐一核实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范围,包括学生的体温与所接触人员,并毫不遗漏地做好记录;她还通过许多途径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和一些官方信息,力争在所辖区域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即使志愿者工作使她忙的不可开交,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是人民教师。她按照学校规定认真准备教案和网课,给同学们带来了细致的讲解。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她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当别人还在休假的时候,她却忙得不可开交:利用志愿者工作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告知大家相信科学,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
“有国才有家”,为了心中的大爱,她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小家,选择守护社区的大家们。虽然在关键时刻她没能亲自守护自己家庭,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她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党和人民。这就是一种大爱!我们相信,当无数人的大爱汇聚在一起时,这场疫情就一定能早日结束!
00后抗疫优秀事迹篇3
申__,女,__岁,__年__月出生,__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__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靖边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新冠疫情专家组成员,发热门诊具体负责人。
20__年,庚子新春,举国疫情,百年难遇,非同寻常,打破了原本祥合、欢乐的节日氛围,疫情每时每刻的变化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内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医院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安排,休假全部取消。作为一名传染科的普通医师,作为靖边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申__同志义不容辞。
她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坚持冲锋在一线。自20__年1月22日靖边县人民医院新冠疫情发热门诊设立的第一天就开始上岗,没有享受一天春节假期和周末,四十多天任劳任怨坚守在抗疫一线。她说:“我从事感染科工作15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是非常适合的人选,让我先上”。
在新冠疫情发热门诊到新区隔离病房,她层层把关,精准筛查,力争不放过一例疑似患者。并多次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防护隔离及相关防控知识培训,防范病毒传播,防止院内感然情况发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时深夜还要与新冠疫情专家组讨论疑似患者的诊疗方案。
疫情面前,她是勇敢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虽然身为医护工作人员,但她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女儿,是孩子最亲爱的母亲。可是,面对疫情,她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
记得从1月22日科里收的第一位从武汉回靖,高热、咳嗽,胸部ct示两肺大片炎性渗出的患者,特殊时期,高度疑似新冠疫情,人人自危,细思极恐,她主动接管病人,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科室副主任,也是老大姐,当然不能恇怯不前。患者系侏儒,隔离后也是非常紧张害怕,她主动进行心理疏导,生活上精心照顾,通过她的精湛医技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周,患者痊愈出院。
另一例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高度怀疑新冠疫情,她也是反复深入病房,冒着感染的危险,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才使患者转危为安。她以勇于担当的激情和埋头苦干的拼搏,柔肩挑重担,诠释了一名医生的忠诚与情怀。
她舍小家顾大家。家中女儿高考在即,但看到疫情防控形势如此严峻,往常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她没有丝毫犹豫,仍继续请战,她说自己工作流程熟悉,也有了经验,不愿意休息,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尽职尽责。2月7日她写下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成效。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防控工作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是关键时刻,排查工作越需要精准。她对外地返靖人员都会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进行整理分析,做出合理准确的诊治去向。
疫情面前,她是敢于担当的“冲锋者”,是公而忘私的“奉献者”。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及时地照顾和关心,她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直好评。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坚守仍在继续,她将与同事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把责任化为动力,无悔坚守到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师,她无私奉献,作为一位抗击新冠疫情的先锋兵,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00后抗疫优秀事迹篇4
自“抗疫”歼灭战打响以来,西环社区党委副书记班允逊同志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扛起责任、靠前指挥,在书记的带领下团结全社区党员、群众,迅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遏制疫情传播蔓延,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我的初心,就是守护好这一方百姓。疫情如此汹涌,我作为副书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为全社区居民群众冲锋在前。”在3月13日凌晨召开的防疫动员部署会后,他暗下决心、坚定意志、义无反顾、毫无怨言地扑在一线。明确“党建引领,广泛发动群众”的工作思路,向党员发出“战斗号令”,向群众发出“动员倡议”,以最“硬核”的措施迅速集结全社区力量。在实际工作中,他充分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作风,带头走访入户,带头在岗值班,带头在卡值宿,和党委班子、党员先锋服务队始终站在防控疫情最前沿,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今晚加班,我不回去了。”“放心吧!孩子我会照顾好的。”短促平凡的对话,成了他与妻子之间的默契。为了防疫工作,他们夫妻“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遇到紧急任务时,他总是精心安排,最短时间做好布控,完成任务的同时做好社区舆情的监控和导向,做到社区防控工作“快、妥、稳”。
“这次疫情来得凶,但我们的社区干部关键时候顶得上,危急时刻靠得住,让我们倍感安心。”这是西环社区居民的真实心声。在他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下,西环社区不停吹响抗疫“冲锋号”。全社区约有30余名党群先锋队员投身防疫工作,他们分兵把守、筑牢阵线,在小区主要进出口,落实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他们走街过巷、大力宣传,他们将心比心、民呼我应,主动服务居家隔离群众,实时了解其身体状况和所急所需,让隔离人员感受到浓浓的温暖,等等。强大的正能量不断凝聚,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主旋律在该社区不断回响。
肩上有责、心中有爱、手上有招。班允逊同志凭着一份对基层工作的情怀,不忘初心,用恪尽职守、直面风险的`姿态,以实际行动生动践行着党员干部的使命,充分展现了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的力量!
00后抗疫优秀事迹篇5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我们现在正逢盛世,也将进入更美好的盛世。我们要加倍努力,为建好呼吸疾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平台、为进一步战胜新冠肺炎和防控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贡献我们的力量。”11月9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讲述,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
今年1月18日,人们正迎接农历新年,钟南山却接到紧急任务,前往武汉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春运的车票尤为紧张,钟南山与助理匆匆赶到广州南站,购买了无座的车票即赶赴武汉,路途中只能在餐车稍事休息。
从上午10点接到通知,到下午4点半会议结束赶往车站,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让钟南山已经相当疲惫。19日一早,钟南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随即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行程:到华南海鲜市场实地调研、金银潭医院考察、与icu医生视频交流、到当地疾控中心进一步了解情况、与武汉市卫健委核实当时已发病的实际人数……
1月20日,钟南山到国务院汇报情况,并通过新闻现场连线,向全国人民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情发展情况。“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钟南山在关键时刻的判断,为控制疫情的蔓延赢得先机。他提出了“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疫情防控策略,让国内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8月27日,新冠肺炎患者刘先生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出院,此前他在医院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支持长达111天。
“教科书上从来没有人提到这么长时间使用ecmo,但他就是活过来了。”钟南山说,自己在跟国外同行交流时,他们觉得很惊讶,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同时解决患者的出血问题和凝血问题。
“生命至上,在新冠肺炎救治中不放弃每一个生命。”钟南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抗疫过程中,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只争朝夕,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相关基础研究;开展病毒溯源研究,成功从临床样本、粪便及尿液中分离出活毒株;开展首个全国范围的新冠临床特征研究,并揭示医疗资源是否充足以及合并症与新冠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准确认识和科学诊治新冠肺炎提供重要依据。
一边进行临床救治任务,一边进行科研攻关,钟南山团队先后获得部级科研立项5项、省级科研16项、市级5项,牵头开展新冠应急临床试验项目41项,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权威杂志上发表sci文章20篇,授权专利6项,牵头完成新冠相关疾病指南3项,牵头完成新冠相关论著2部,群策群力,助力临床救治。
钟南山的学生徐永昊当时正在西藏林芝工作,临危受命回到广州一线抗疫,并火线入党。他说,在老师身上,他看到了医者的责任和担当,“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这是钟院士教给我们的。”
9月8日,钟南山获得共和国勋章后,主动请战参与疫情防控平台的建设。如今,钟南山仍然奋战在一线,“目前全球疫情还比较严重,我们在科研、防治上都要做更多的努力,为抗击疫情贡献更大的力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