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向他人发表自身的观点之处,是需要好好的记录一篇心得,心得体会是指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参加核酸检测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加核酸检测心得体会篇1
眼看着老一轮的新冠疫情被有效的遏制了,新一轮的疫情又迅速席卷。这次我有幸加入到了防疫一线,在社区做防疫志愿者。
八月八号开始的全员核酸检测可把大家忙坏了,前一天晚上搭帐篷搭到了深夜,大家一面喊苦喊累,一面又抓紧拼命的开展工作。第二天凌晨四点半就开始了长达18小时的工作,一直到半夜十二点。
居民们通过层层“关卡”,先出示“行程码”、“健康码”,然后测体温,最后就开始了长达若干小时的长队,有人开玩笑地说:“排队三小时,检测一秒钟。”我们志愿者小分队有三个人,大家开始互相不认识,经过一天18个小时的"战斗"大家成为了好朋友,这种感觉真是很奇妙,大家互相帮助共度难关,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18小时。
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检查居民的“双码”和测体温,如发现异常及时上报,这项工作说起来很轻松,但是做起来真的给我累的够呛,许多居民不配合工作,因为懒得点开行程码,有的对我大喊大叫,有的希望蒙混过关,有的老年人甚至不会弄“双码”,要手把手地教,一条队伍源源不断的有居民来排队,一天能有小一万人。因为人手不够原本两个小时换一班的工作,我们只能和城管分工合作,我们站在帐篷口测体温,他们站在最前面帮我们检查“健康码”和“行程码”。这样排队的速度可以大大提高,但是因为机器的故障常常会检测失误导致居民反复测试多次都无法通过。
为了战胜疫情我们愿意做尽我们所能做,哪怕我们没有什么经验。八号晚上九点多不到,我们检测居民身份证的登记员们连续工作了七八个小时,更有甚者都晕倒了。关键时刻我们临危受命,不会登记就让其他两名会登记的工作人员教我们登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斗,一层一层的防护服早就把我闷的透不过气了,物资不够,只能戴小号的手套,手被勒成了白色,浮肿的手机都拿不稳,防护服里的衣服裤子甚至鞋子都能挤出汗水,可见工作人员是有多不容易。
经过这次的志愿活动我收获良多,我明白了有的时候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遇到不讲理的人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是解决问题的上上策。我理解了大家口中的铁饭碗不好端是什么意思,为了人民牺牲自己,致敬每一个志愿者,致敬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底层工作者。
参加核酸检测心得体会篇2
我是志愿者,我所在的楼层总共两个志愿者就是我和我室友。当时报名的时候,我一开始担任本层楼负责人,送饭是各寝室轮流负责,倒垃圾是五个推优同学平摊。后来为了减少接触改为送饭一人,倒垃圾一人。我负责送一日三餐,倒垃圾则其他人自愿报名,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我的室友自愿担任倒垃圾志愿者。我们寝总共三个人,第三个室友虽然不是志愿者,但风险其实和我们一样,就算如此他也支持我们工作。
我就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工作,很忙所以没时间拍视频。每天早上7点左右,穿好隔离服,戴好n95口罩以及面罩和手套,先发抗原检查试剂,然后下楼取早饭,事先确定要加包子的寝室以及包子数量,然后分发到位。发完之后下楼拿到消毒液(以前是酒精,因为物资紧张改为84了),全身消毒之后回到宿舍。结束之后给自己做抗原检测,同时线上收集并且检查检测结果,无异常之后结果和照片全部上报给宿管办。这个时候室友准备穿同样装备出去倒垃圾,同样消毒后回来。
中午送饭,和早饭唯一的区别是一次拿不了那么多饭,盒饭有袋子要两趟,如果没袋子则三趟到四趟,体力活,n95也很不透气,每天三四次有氧运动了属于是。下午3-4点左右下楼做核酸,我和其他两人轮流当“大白”,负责组织大家下楼做核酸,昨天我当大白,上下楼大概五趟吧,也算锻炼身体了。
晚饭前还有一次抗原自测,流程和早上的一样,上报之后方才可以送饭。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基本上一天工作就结束啦,不过我们随时待命,临时来任务也是比较常见的。昨天出现核酸检测有人二维码漏刷,处理这件事花了一个多小时……
最后说一句,每个志愿者都不容易,希望大家看到之后多体谅一下为自己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们,尤其是抗原自测,收集和检查结果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情。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快迎接抗疫成功的到来!
参加核酸检测心得体会篇3
“听到一声声感谢,我觉得很满足。” 8月3日,在南京市溧水区恒大社区的核酸检测点,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许昕驰腼腆地笑了,“我是‘00后’,以前家人把我当孩子。如今我长大了,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来守护她。”
眼前这位21岁的年轻人,高高瘦瘦的身板,戴着黑框眼镜,说起话来还略带羞涩。对他而言,8月2日和8月3日这两天,经历了数不清的“人生第一次”。
8月2日,在鼓楼医院实习的医学生接到南京需要支援核酸检测的通知。“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之前在新闻中看到,郑州地铁5号线救人的于逸飞医生的事迹,非常感动!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像他一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他说。
2日下午,鼓楼医院的老师对医学生展开紧急培训后,一行人就奔赴溧水,许昕驰和另外5名同学被分配到溧水区恒大社区核酸检测点。
“下学期我就上大五了,平时熟悉各种无菌操作,所以培训的内容并不难。到了现场,一线老师进一步手把手地教我们穿防护服、采集咽拭子。穿防护服的关键是密闭性,要把脸部完全包裹起来,口罩和防护服之间不留空隙。”许昕驰回忆。从未采集过咽拭子的他,仔细观察了几次真人示范后才自己操作,经过两三管的摸索,迅速进入状态。
检测刚开始,面前是望不到头的队伍。“一个接一个,一刻不停地一直测”是那晚的真实写照。检测点只有电风扇,他感觉“腿和防护服完全粘住了”,检测结束之后,里层的手套能倒出水来。
热还在其次,第一次面对哭闹着不肯张嘴的孩子,让他措手不及。有几次,他使出浑身解数哄不住小孩,这时,有经验的志愿者就会立刻赶来帮忙,他们允诺“给糖吃”,孩子们立马配合多了。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志愿者的办法,也让初出茅庐的许昕驰学了一手。
比起穿防护服,脱防护服的步骤有更多讲究。“志愿者戴两层手套,外面的一层手套是脏的,我们得先用外层的手套把防护服的拉链扯开,进而脱去外层的脏手套,用里层的干净手套从内部将防护服‘一卷一卷地卷下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无菌化。”许昕驰告诉记者。
连续三小时奋战,直到工作结束,他才隐隐感受到手指间的酸痛。紧张的工作结束后,不知是谁瞅见了恒大社区检测点旁的儿童乐园。前一刻还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的“大人们”立马成了“孩子”,他们在跷跷板上尽情耍乐,又体验了一把滑滑梯的滋味,晚风中的他们倍感轻松。
第二天凌晨5点30,许昕驰和同学们又出发了。6点多到达采集点后,一行人便开始忙活。不同的是,大家对环境熟悉了不少,更放得开了。大家相互在防护服上“题字”,自信地比出“胜利”的手势。防护服成了留言板,留下了他们美好的心愿和洋溢的青春。
第一次帮老百姓测核酸,让这群“95后”“00后”兴奋不已,他们纷纷把自己的经历朋友圈。从“被他人守护”到“守护他人”,他们的青春在战“疫”中闪耀。
参加核酸检测心得体会篇4
7月1日凌晨一点,接到医院通知,宿州泗县急需支援,大家自愿报名。正值夜班的我报了名,来不及想太多,因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全国同心抗疫面前,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我们白衣天使最生动的诠释。
临走的时候,医院的领导对我们很关心,叮嘱我们做好防护,正规操作,还为我们准备了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车上的挥手道别,让我内心涌动,我想,我们一定会不负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去往泗县的路上得知我们这支队伍往返于泗县和霍山,这意味着我们每趟任务都要坐八、九个小时的车,此时,窗外的骄阳更让我们意识到防护服下的我们会非常闷热。但我们无惧“烤炎”,毫不退缩,因为大家叫我们“大白”。
每次早上6:00出发,11:00左右到达,泗县当地政府提供泡面和零食,吃完饭后,所有人穿上防护服被送往各自的采集点,一点开始干活。时值酷暑,阳光是热烈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把我们保护的好好的,也把热量保护的好好的,可当看见有序排成长龙的群众,不由得手就麻利起来,手消,采样,“请您摘下口罩,张大嘴,头后仰,说啊”,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桌上的试管一排一排的挤满,不长时间,就感觉到了沉闷,呼吸也没那么轻松了,手心里有水在积蓄,脸上痒痒的,那是来自汗水的“问候”……
7月8日的那次采集任务,同伴张濛濛出现了中暑的症状,社区工作人员让她下去休息,可她说“没多少人了,我还能坚持,如果我去休息了,何梦吉一人就得完成更大的采集量,她也不舒服,她也是在坚持”。这时一名志愿者拿来了两瓶水,放在我和同伴的背上,那一刻,感觉无比的清凉,人感觉也瞬间舒服了很多,我想,这就是“天使白”与“志愿红”的完美搭档吧,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7月10日,我在采集点完成任务后,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还有四位老人卧病在床,需要上户采样,我知道,密闭的空间无疑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但我没有犹豫。其中一位老爷爷,在看到我到达后,立马就说“谢谢你了,辛苦啦,热坏了吧,赶快坐一会,电风扇给你吹吹”这一句普通的话语,让我倍感温暖。
每次任务结束后,脱下防护服,我和队友们脸上、手上汗津津的,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那时深吸一口气,顺畅呼吸的感觉太好了!很多队友在任务结束后,都出现了头痛、头晕、呕吐的症状,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我们互相鼓励,因为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我们拥有“白衣天使”的称号。
家中的牵挂,同事们的叮咛,领导们的嘱咐,使我充满了力量,我是霍山县中医院的一份子,我是援泗医疗队的一份子。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宿”战“宿”决,“皖”美收官,加油!
参加核酸检测心得体会篇5
红旗点缀的“志愿”二字在心中燃烧,在冰雪中飞舞,在疫情蔓延的九州大地上,一如坚挺的定海神柱。青年之责,不驰于空想。面对疫情,我怀揣着“慕鸿鹄以高翔”的想法,参加了x月26日“让爱绽放同心抗疫”志愿活动,和身着白衣防护服的“战士们”在一线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在这里,我目睹了各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前辈们本着“专业专业再专业,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奉献精神,在近乎零下二十度的低温环境中殷勤工作着,合理有序地引导居民进行检测工作,一丝不苟地为进行测温,严格把控检测人数,展现出了专业医务人员的态度和爱心人士的责任。
抗疫工作,齐心协力。在这次志愿活动中,指导者一刻不停却依然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协调社区力量共同管控现场,井然有序地对居民进行检测。积极与社区干部商定防控方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既有分工、又有通力合作。
现场工作,有情有理。全民核酸检测是对疫情防控的一大有效措施,但确实是个大工程,在面对人数众多且年龄素质不一的居民时,志愿者前辈们临危不乱,明确分工,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服务位置,做好分内的事,对检测者施以热情和耐心。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弘扬了志愿精神。
不辞辛苦,苦中作乐。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的持续工作,让我们身心俱疲,冬季的低温让人身寒,持久的工作让人心软,但前辈们扔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检测工作,耐心地对待每一位检测者,这种举动让我暖心,并更乐于投入志愿工作中。
志愿在身,志愿于心。作为当代青年,我愿以自身微薄的力量,与志愿者前辈们携手跨过不眠的黑夜,与社区的各位家人们共同奔向清澈的黎明。
不经黑夜,不到黎明。如同鲁迅先生所说:“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