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真思考后写出的心得体会才会是优秀的,你知道适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究竟是什么形式的吗,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六要四有老师心得体会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六要四有老师心得体会篇1
有人说天下的老师都是一样的,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有的老师教学方法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也不同,我理想的老师应该要做到这几点:
1、要有耐心。
2、对待学生人人平等。
3、不能总让我们学书本知识,要带我们走进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学习。
在教我的众多老师中,陈老师就能做到。陈老师是个男的,脑袋圆圆的,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张爱嚼口香糖的嘴巴就镶嵌在这个圆脑袋上。
记得在09年的夏天里,我去上书画课。这节课我们要学画黄鹂,陈老师先把自己在家画的范画贴在毛毡上,然后再到同学那每人画一只,一边画一边讲解,从头说到尾。随后我们便照着老师画的黄鹂临摹起来。可画着画着陈老师感到了不对劲。我们画的哪是黄鹂?分明是黄麻雀。陈老师见状,决定带我们去南湖公园,因为南湖公园有许多鸟笼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鸟,陈老师是让我们学习怎样把鸟区分开来。
到了南湖公园,陈老师把我们带到了树丛中,找了一阵子,才找装有黄鹂的鸟笼子。“这只就是黄鹂,羽毛是黄色的,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叫的声音很好听,也叫黄莺。而麻雀羽毛是土黄色的上面有黑色斑点,身子小,翅膀长”陈老师耐心地说着,把我心中对黄鹂和麻雀的区分显示了出来,让我对黄鹂产生了兴趣
回到学校后,我画的黄鹂栩栩如生,全班第一。此后的几节课,我们都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这不仅让我的绘画水平得到了提高,还让我喜欢上了大自然。
虽然陈老师现在不教我了,但我一直想对陈老师说一声:“谢谢您,陈老师!”
六要四有老师心得体会篇2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做一个好老师,共同的特质必不可少,这就是提出的四条标准。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做一个好老师,就是要按照的要求,不能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而是要把“传道”放在第一位,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一个好老师,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积极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和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做一个好老师,就是要按照的要求,“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像于漪、李吉林、马芯兰、殷雪梅、孟二冬、霍懋征、叶志平、谭千秋、侯伯宇、石秋杰、张丽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那样,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美好的德行引导学生,以完美的人格影响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入学生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不断增强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指出:“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不论一个人离开学校有多久,老师的人格魅力都会永远铭刻在自己的心中,老师的人格力量都会成为激励我们追逐人生梦想的强大动力。
师者为师亦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对老师不仅会听其言,更会观其行。好老师首先应该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人生标杆,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明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蜡烛。选择做教师,就选择了奉献。好老师,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事业奋斗的志向,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甘为人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古人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信息时代做个好老师,犹如所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潭水”。有了这“一潭水”,教育学生才不会捉襟见肘,才能游刃有余。
教育是一门科学,好的教育则是一门艺术。好老师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有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努力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知、情、意的统一,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坚持知与行的统一,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知识引导人生,学习成就未来”。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个人,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后于时代。在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的当今时代,做一个好老师,更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按照提出的始终“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的要求,以锲而不舍的学习研究,以源源不断的进取创新,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知识清泉。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心中有爱,才能传递爱,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爱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像要求的那样,“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用爱打开学生的知识之门,用爱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爱是责任和付出。爱学生,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爱是尊重、理解和宽容。爱学生,“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让所有学生都健康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六要四有老师心得体会篇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作为教师,应向教书育人楷模学习,以“四有”好老师严格要求自己,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引导人,以一流的业绩鼓舞人,以无私的奉献激励人,强化过程,注重实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形象新风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深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忠诚和热爱教育事业,并以从事教育事业为光荣和自豪。任何一名教师的成长,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造就的。也就是说,既要靠组织培养,也要靠自身努力。要做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个好人,要有好的品行、好的品德,但好人不一定能做教师。因为教师有特殊要求,要有担当、有责任感、有使命感,要有事业心、有奉献、有爱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良好的教师形象。
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的取得,与良好的师德师风,与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履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首先要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有位哲人说过:“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目标驱使、动力使然的结果。还有一位哲人也讲过:“你的目标越高,公里就越大”,我们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理想信念,有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强烈愿望,要为教育多担责,为学生多奉献。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
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锻炼。一名优秀教师成长,很重要的就是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勤于实践、勇于锻炼。不但要坚持学习、终身学习,还要善于学习。学无止境,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向课堂学。要向实践学,向社会学。实践是的老师,学习的目的完全在于运用,离开了运用也毫无意义,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要认真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发现不足、采取措施、不断改进。通过这次师德教育培训,不断修养师德,完善自我,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要认真履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自觉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六要四有老师心得体会篇4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自从学习了书记关于“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讲话后,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正像书记所讲的那样,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知识、有仁爱之心”。青年人是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生力军,培养社会所需的青年一代,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同心通行,携手筑造。而学校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我将用勤奋和恒心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这将成为我矢志不渝的目标。
一、做有理想信念的塑梦人
在我看来,好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英才,亦必有坚韧之雄志。也就是我们说的理想信念。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最终乘风波浪,驶向成功的彼岸。正如作家丁玲所说“人,只要有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所以应做到如下两点。
首先,要心怀天下。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其次,要心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最高育人准则。关爱学生,与学生同呼吸,共患难,建立“我是生之母,生是我之子”的和谐关系。积极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爱党、爱校、爱友的人生态度;再者,要有对工作执着的心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以一颗认真执着的心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我工作,我快乐;我育人,我快乐!
二、做有道德情操的教书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可见,好老师要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教师是“人伦之楷模,万世之师表”。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好老师不仅要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更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三、做扎实学识的授业者
书记在讲话中谈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意在告诫老师们: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无以为人师表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如果教师知识不扎实、教学不过硬,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因此,好老师不能满足于装满自己的“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时时有“活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回应新的挑战,才能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四、做有仁爱之心的铺路人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厚重的职业底色。师者,原本就闪耀着一种叫“无私”的光芒。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育人是爱心的传递。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从而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离不开仁爱之心。
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教师队伍的一份子,让我们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努力研习、自觉躬行,将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好“梦之队”的筑梦人,以赤诚与智慧谱育人华章!
六要四有老师心得体会篇5
回顾自己做老师的十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涌上心头。但是让我感到愧疚的是,我很少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往往站在高尚者的角度来对待自己的学生。想得更多的是,我给予你知识,我帮助你成才。
教师就应该是人民的服务者?于是,我想,虽然我已经当了十年的先生,还是想回过头来,从今天开始,先做人民的学生。
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我想“做人民的学生”关键是要放下身段,放下架子,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做让学校满意的教师,让学生满意的教师,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虚心求教,合作并进,做一个让学校满意的教师
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作为语文老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所以,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和所有学科的老师沟通,更需要共同努力,所以,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和合作并进的能力,都是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的标准。因此,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求教,借鉴年轻教师的新理念,用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语文老师。是我追求的目标。我想,如果能够努力像这个目标迈进,与其他教师形成合力,一定能够成为学校满意的教师。
热爱学生,春风化雨,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不仅仅是“传到授业解惑”它更具有“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特点。所以,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建立平等、民主、多元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要想建立这样的关系,最基本的是给予人与人的尊重,把学生当做一个一个的个体,而不是一个班级为单位的整体。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成人和成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和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要严格更要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可以信赖的人。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一个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无愧于这一光辉神圣的事业,无愧于人民?我想,需要我们把服务人民作为教育者的首要信仰。要全身心投入到美好的教育事业中。优秀教师,不在于他们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他们只是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教师的职业注定了教师必要要追求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半根粉笔写春秋,两袖清风书华章”的精神境界。因此,别问社会给了你什么,先问你为社会创造了什么?
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脚踏实地的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用自己的爱心滋润自己追求的事业。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被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既是社会对教师的厚望,也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所在。我们应该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为己任,埋头苦干,勤奋工作,做一个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这是描绘教师的最朴实,最生动的语言,我相信,我现在做人民的学生,一定能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先生。
六要四有老师心得体会篇6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人。
一、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
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想的差异,而思想则主要来源于思考。一个人是否喜欢思考,做到常态思考,取决于他的思维习惯、问题意识和格局视野。
教师的思考力,主要体现在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上,首先愿意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思考选取的方法达到目标;其次,常时间集中关注在某一主题的研究上,持续推进,尽量寻找创新点;还有就是在常态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为每一次的发言做准备,为每一节课做设计,为每一次阅读做整理,为每一次实践做反思。
二、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思考不同,才能有创造。做为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他所做的,都是经过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简单有效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善于整合资源。他能够认识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我们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创造。一节教案讲了五年,教材都变了,教案还在用。一篇讲稿,反复改了几遍,听众都变了,还在讲,内容仍停留在最初那个年代。经验永远是创造的羁绊,我们却舍不得扔。我们的工作质量需要通过创造去改善,我们的生活境遇需要创造去点亮。没有创造,就没有不同,没有创造,就没有杰出的表现。
三、做一名有执行力的教师
任何事只有做,才会有结果。如果只停留在计划和想的层面,永远也实现不了突破。执行力,是推进事物进展的关键,是实现由质变到量变的飞跃。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执行力是一种行动意识,是主动发展的反应。如果时间还充足,我们常常是拖延,并不是先将事情办好,然后优化质量。到了必须得干的时候,然后再不得不做,整个过程的心理负担都会很大。与其那样,真不如早点将事情办好。上级领导交待的事情,我们要第一时间完成,这就好比编辑约稿,早点完成大家都省心,更何况早完成对于后期改进有回还、修正的余地。
性急的人容易锻造成具有执行力的人,但一定要克服“不思考”,要三思而后行。将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就可以变性急为执行力。性稳的人,也要有提前意识,要为后期完善争取时间。
四、做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
一个教师的影响力在于给学生以人生的影响,帮助他们完善知识、塑造性格、关注成长、懂得贡献、体味价值,要培养更多能够超越自己的人。如果多年以后,教的学生身上隐约可见他的影子,那么,他就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在一个地理老师的影响下,有一些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地质、水文、旅游等专业;一位语文老师的影响下,他的学生成为当代的作家、诗人;一位英语老师多年以后听到了他的学生熟练标准的同声传异的声音。我们说,这样老师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的教学已经在学生中建立了影响,已经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建议。一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正向引领。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懂得在方方面思考“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让时光虚度,一直在做好“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在思考“有价值的人生”。
教师的发展理念决定了他对别人的影响程度,一个视野开阔的人,绝不会犯低级错误,这就好比登高望远。远识是由站位决定的。当然,目光短浅者也很难看得远,因为他既近视,又远视,别人看着难受,他自己也遭罪。建立影响最简单的方式是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你不仅会收获友谊,更会得到同等份额的快乐!
经营需要时间,成长需要过程。让我们在“四有”的路上努力追寻,成长自己,坚信选择,收获快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