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在写调查报告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歧义和模糊性,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水的污染的调查报告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水的污染的调查报告篇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时排入环境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水污染就是尤为严重的一个,我们几位同学们用寒假时间对湖州市水质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询了国内有关资料,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一、何谓"水污染"?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两类:一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亿立方米的谈水,这相当于全球江流总量的14%以上,而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1998年监测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据统计,1999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67%,废水污水排放量总量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1980年全国受污染的河水比例为21%,1999年增加到38%.据监测,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我国的现行措施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了管理机构,加强了监测和监督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洁水和清洁生产工艺,如治理淮河污染的:零点行动"等.
二、不足之处:
1、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一些流域造纸、化工企业数量仍然过多,一些企业:旧病复发:继续超标排污.污染负荷难以削减.达标排放之前,许多地方做的是表面文章,达标排放:零点行动:一旦结束,一些企业就"旧病复发".
2、生活污水,面源污染缺乏力度.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化肥,土壤等造成的污染)在一些流域已成为主要污染,如滇池,生活污染源占45%~56%,面源污染占33%~40%,滇池在实现工业化污染源达标排放后,虽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下降,但在环节湖水富营养化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国家环保的一份资料显示,一些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已成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3、枯水季河流自净能力差,污染有所加重.
4、一些地方仍未能正确处理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剧了水的恶化,一些地方为了防洪抗旱和保证工农业用水、修建了很多水库、闸坝,如淮河流域就建有水库5000多座、闸坝4000多处。有的地方闸坝一堵就是一年,等到水变黑变臭,便将污水下泄,污染下洲。“流水不腐”的道理谁都懂得,但“三河三湖”流域,许多地方变成了“死水一潭” 。
三、应采取的`措施:
1、继续健全有关的法律体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和普法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监测的管理,建立水环境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统一管理、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
3、推广节水技术,引起生产工艺和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继续降低污水排放系数。
4、调整产业结构。特别在缺水地区,限制耗水,排污大的行业发展。
5、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资金,确保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的实施
中国是一个严重的绝对的贫水国!贫水意味着什么?贫水就是贫血!水污染呢?那是血的污染!
井不干,人类是不知道水的价值的。——富兰克林
看完了国家的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湖州的吧。我们曾在采访市民时,得到了如下回答:我们问:老大爷,请问您觉得苕溪同过去相比有什么区别?老大爷答:有国家检查时就干净些,时间一长就又脏了,没办法!我们又向附近的几位住户询问:您觉得苕溪是否清洁呢?答:我们觉得这里比以前好多了,以前老是有工业废水排放,大量的污水从那里排出,河水都是黑色的,上面漂浮着许多白色的泡沫,垃圾特别多,并有腥臭味,简直不能让人靠近。现在好了,你们瞧,现在的河水清凉了许多,甚至夏天还有人在这儿钓鱼呢。我们觉得这里比以前干净多了。还有的回答说:“我是这里的住户,以前一到夏天,河水又脏又臭,周围的居民也没有环保意识,总往河里或者岸边倒垃圾,小孩子儿随地大小便,弄得苕溪河周围苍蝇蚊子漫天飞,谁都不愿意住在这儿!
我们走访了相关环境部门,得到以下结论:苕溪上的漂浮物很少,大部分河水清澈,个别河岸有垃圾堆放,河水不能饮用,辖区水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苕溪流域地表水达标率为90%,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石油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6%,主要污染因子为粪大肠菌群:湖库水质呈富营养趋势,主要为氮、磷污染。
年度环境统计,全市废水排放总量2.39亿吨,较上年增加了2.38%,其中工业废水占80.3%,生活污水占19.7%,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达44849吨,比上年削减8.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9.8%,湖州市列东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悬浮物、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总磷4项出现超。
四、而这些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1、部分家庭还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2、大量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向沙溪河中,其中包含各种污染物质。
3、附近人群将废弃物直接倒入河中。
()
五、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四点的治理方法:
①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得到各级重视。
②狠抓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
③多方融资加快设施建设。
④大力实施环境创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六、经过调查以后,我们的感触很深:
大家都应该好好保护湖州的河流,并且随时进行环保宣传,让从都行动起来,让它更加风采迷人,让我们的湖州多添一条洁白的玉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保护河水,杜绝污染的自觉性,加强城市污水处理以及相关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水资源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力度,提高我市水资源的质量,为国家防治水污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水的污染的调查报告篇2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中午。
地点:家庭网络。
调查对象:大气恶化情况。
调查结果:
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在大气中通过反应可形成硫酸烟雾,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在干静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危害。
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
大气污染的来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气污染;化工厂往往会散发出很浓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危害严重;灰色烟尘主要来自水泥厂、石灰生产厂;黑色烟尘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来自燃煤、燃石油工业;
采矿爆破是大气中粉尘的一个人为来源。中国的北京和美国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状况都很严重。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从而引发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上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
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1985至1998年臭氧层破坏面积扩大了十倍,南极的臭氧层出现空洞。
1998年10月前后,臭氧层破坏面积首次超过了2700平方公里,其面积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国的面积总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臭氧层破坏不仅仅是极地问题,并开始向中美地区发展。据报告,由于臭氧层破坏而导致了地面紫外线照射加强。
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死亡4000人。人们把
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据分析,这是因为那几天伦敦无风有雾,工厂烟囱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废气烟尘弥漫在伦敦市区经久不散,烟尘最高浓度达4。46毫克/米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竟达到3。83毫升/米3。二氧化硫经过某种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液沫附着在烟尘上或凝聚在雾滴上,随呼吸进入器官,使人发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这也就是所谓的光化学污染。
由上例可知,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2)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据观测统计,在大工业城市烟雾不散的日子里,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没有烟雾的日子减少近40%。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会导致人和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生长发育不好。
②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降水天气。在大工业城市的下风地区,降水量更多。
③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④增高大气温度: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
⑤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从地球上无数烟囱和其他种种废气管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经粗略估算,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温度可以增高1。5~6℃。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现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
二、大气污染的防治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改革能源结构,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地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关于水的污染的调查报告篇3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现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做如下报告:
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深,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的国家。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相关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
二、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具体管制的不健全,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5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30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然而,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却在与日俱增。
三、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农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加大了治理的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影响到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
2、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国家把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强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政府应对农村和规模以上的企业污染治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规模以上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
4、探索科学的治理模式,提高农村污染治理效率。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不同于城市、工业企业的污染,不能简单的套用其污染治理模式,要在其治理模式上加以改革创新,以适应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进而提高污染治理的成功率。
关于水的污染的调查报告篇4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农业和农村经济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为了解农村的经济变化给环境带来的变化,我利用暑假时间对盐城市亭湖区袁庄村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农民的生活情况展开了调查,在发现相关问题后,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和总结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 问题及建议
一、简介: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农村的环境变化,在进行走访之后得出结论并给出建议,从而更好的加深对农村的了解,认真贯彻关于“三下乡”活动的相关要求。
二、活动日程:
1.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纸张,笔和调查问卷,确定要走访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2.进行调查:到有关单位进行现场访问,了解相关问题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询问和采纳一部分建议。
3.整理手头资料,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并针对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
4.起草实践报告,修改之后打印成稿。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作为占中国相当大地域范围的农村,其环境污染现状更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发现当今农村环境问题现状,思考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探索农村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而进行相关调查并得拟写此篇调查报告。
2.调查目的:了解当今农村环境问题现状,思考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探索农村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认真贯彻关于“三下乡”活动的相关要求。
3.调查对象:盐城市亭湖区袁庄村服装厂,污水处理厂,白马交易市场以及周围的居民。
4.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走访座谈。
5.现状与问题分析:
①、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氨的逸失,硝态氮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而逸入大气,对大气造成污染。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因其使用见效快、防治效果高、防治面广,保证了作物的丰产、增产,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推广使用。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在使用杀虫剂时,一些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或直接毒害而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②、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加速农村的环境污染: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农村,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由于工厂条件简陋,设备不完善,使得大量的污水被直接排入河流和路边灌水渠道,其后果造成了一定的水体污染。一方面,用于灌溉会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使河流中的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此外,还有很多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污染了周围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极大的影响了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③、秸秆焚烧污染严重:每年的夏、秋季节是农村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每年的农村有大量的秸秆都未被利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农村利用收割机收割小麦,虽省时省力但留下的麦茬相当高,如不做处理必然对秋季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于是采取焚烧的办法。秋季、玉米等农作物收获后,上未干燥的玉米秸被大量不能燃烧充分,产生大量的烟雾弥散于空气中,使空气中的二养化碳、一养化碳浓度急剧升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到了傍晚时分,空气湿度加大、烟雾扩散减慢,全部积聚于低层,能见度大大降低。另外,烟雾还严重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喉咙,使人流泪、喉咙、呼吸困难,甚至呕吐,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④、农村蓄禽养殖业及相关行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余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附近地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河道水体发臭变黑,富营养化,蚊蝇滋生,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某些作坊主甚至将动物皮钉在门板、板凳上,放到街道上晾晒,将猪毛等动物鬃毛满街摊晒、气味难闻,蚊蝇大量聚集。由于这些作坊大多位于居民区,从而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人们身心健康、恶化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6、解决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1、 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2、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控制工业污染。乡镇工业要适当集中建设,建立工业小区,实行集中管理,集中处理污染。对于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排放严重、不能实现集中处理污染,或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关停,逐步在乡镇工业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
3、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广大农民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深度。完善政府职能,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要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应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体系,在已有的法规基础上,逐步制定、完善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食品技术规范,农药、化肥、地膜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法规标准等,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乡、镇一级应设有环保机构或专人,提高队伍的执法能力。
5、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财政政策逐步向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倾斜。另外,还需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农村的环境问题由于其特殊性,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环境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不能重蹈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结语
1.调查感??
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考察,走访座谈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的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在农村很少看到有专门的垃圾堆放地,随处乱扔的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因此环境治理问题应当从内外一起入手,双管齐下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2.调查收获
(1)在调查过程中,多种方法的运用是本次调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无论是现场采访,还是实地考察都获得了非常真实的信息,为调查的深入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因此,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掉在一棵树上。结合实际,灵活操作,获益匪浅。
(2)本次调查充分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无论是问卷的设计还是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都提高了动手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这也启示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知识一定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真正价值。
(3)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农村环境问题,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大大的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两层楼房代替了过去的茅草屋,电动车、轿车代替了破草鞋,餐桌上也不仅仅是干巴巴的青菜,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由此可见,的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之举,它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中国充分融入世界,焕然新生。
关于水的污染的调查报告篇5
(2ss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实地及网络调研)
调研人员:ss
时间:ss
地点:南京市新街口及网络调研
调查内容:
[1] 新街口公共设施考察概况
[2] 网络考察概况
[3] 存在问题
[4] 考察时对于公共设施现状的思考思绪
﹡在这样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建设这些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意图
﹡公共设施现有模式
﹡公共设施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社区建筑特点建筑环境及维护、修缮、附属设施、后勤保障、建筑小品
﹡公共设施的性质
[5] 调研总结
调研目的:
在掌握充分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思考南京城市环境公共设施是如何在新概念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引出对于公共设施的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
考察方法:
实地:班级同学集体出行至南京市新街口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分组行动并充分讨论。并且拍摄及记录考察资料
网络: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评论和论文图片,仔细思考总结。
主要考察结果简述: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城市公共设施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趋势愈演愈烈,城市公共设施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事物。
城市公共设施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公共服务设施是由公共、服务和设施三个词语或者是公共服务与设施两个词语构成的合成词,是这些词语含义的整合。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是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若把国民经济视作人体看待,基础设施犹如人体的生理系统,交通则是人体的脉络系统,邮电是人的神经系统,给排水是消化和泌尿系统,电力是血液循环系统,要维持人体正常运转,这些系统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失灵,都将导致人体失衡。
(二)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基础设施是生产力要素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一个现代化社会的物质生活丰富程度。列宁曾把苏维埃政权和电气化看作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支柱,说明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电气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在当前“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全民的共识,这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
(四)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劳动密集型的部门。
结论和建议简述:
有学者认为,公共设施管理主要是指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城市绿化管理、游览景区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公园管理等。还有的观点认为,城市公共设施管理项目包括:供电设施、供水设施、消防设施、机动(含非机动)车停车场、垃圾站、垃圾桶、北方的供暖设施、南方的制冷设施等。
笔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管理项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性公共设施管理;二是技术性公共设施管理。这两类管理关系着人民的和谐生活。
从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过于僵化。
2.中国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效益不高,财务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较高。
3.由于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城市领导者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4.城市公共设施维护经费严重不足,管理维护要求远远达不到。
5.我国还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队伍。
6.市民素质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不能深入民心。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措施:
1.深化城市公共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从宏观和微观同时进行改革。
2.健全和完善地方法规,依法加强养护与管理,走法制化道路。
3.城市领导者要高度重视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更新观念,以改革的思想解决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4.要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维护费用的投入,落实收费项目以更好地管理城市公共设施。
5.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6.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市民素质。
7.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实现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最大效益。
8.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南京新街口考察概况:
新街口分区位于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五个分区的中心,其范围东起龙潘路、西至虎踞路、北起珠江路、南靠白下路、总用地面积6.67平方公里(以外围城市道路中心线为界)。 现状总体格局以中山路与汉中路组成中心十字交叉轴贯穿全区,东西延展至外秦淮河道与明城墙,内有七条城市干道组成正交纵横路网体系,商业、商务用地集中于规划区核心并沿轴线向外分布,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周边区域,、工业、军事等用地交揉其间,散布全区。
该区地形平坦,外秦淮、内秦淮、运渎河与五台山坡地紧贴四周,形成环绕围合。现状建筑密度较高,人口密度大,建筑类型复杂,风貌质量参差不齐:既有朝天宫、总统府等文物古迹和名人故居,又有金鹰、新百等现代商场和商务办公楼,还有80年代以来建设的大批住宅建筑,此外,分区内还散布大量危旧低层住宅,密度高,结构差,配套设施不齐全。 新街口分区内有八个街道办事处、下辖39个居委会,现状人口26.24万人。 规划区现有居住用地267.7公顷,占总用地比例的39.51%,主要由二类居住用地和三
类居住用地构成,相对集中分布于规划区外围。现状居住用地从开发和形式上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新建的住宅小区,如长江花园、成贤公园、郭府园小区等等,这类小区多为90年代以后建设,建筑类型为高层或小高层,规模较小,设施配套齐全;第二类为多层住宅区,如张府园、二条巷、一枝园等等,这类小区多为90年代以前所建,建筑类型为多层建筑,结构尚好,设施配套基本齐全,但密度较高,第三类为低层别墅,如豆菜巷别墅、慈悲社别墅、申家巷别墅,均为民国期间所建,分布较散,环境景观较好;第四类为棚户区,结构较差建筑形式混乱,市政设施不齐全,自然老化现象普遍。
现状居住配套用地包括15所中学,27所小学与15个幼儿园,各学校指标见图表。 现状规划区内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83公顷,占总用地比例的27.02%,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科研和混合用地,主要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和城市主、次干道两侧。
行政办公用地指市区级政府用所属机关,主要集中在珠江路、华侨路、林陵路和建邺路两侧,其余办公用地沿主干道布置。
商业金融用地是新街口分区公共设施用地的主体,占地面积61.25公顷,占总用地比例的9.04%,相对集中于规划区的中部和主干道两侧。
文化娱乐用地约17.05公顷,占总地比例的2.52%,相对集中分布于长江路沿线。 医疗卫生用地约12.13公顷,占总用地比例的1.79%
科研用地均约22.95公顷,占总用地比例的3.39%
分区办公绿化较为缺乏,大型绿地一处即郑和公园,外秦准、内秦淮等河道绿化体系基本成型,但缺乏一定的宽度,社区绿地和街头绿地偏少。
考察时对于公共设施现状的思考思绪:
在这样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建设这些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意图:
公用设施,泛指由国家或各种公益部门建设管理、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基本服务的行业和设施。
城市公用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公共设施现有模式:
主要包括开发无序、布局分散、功能单??
公共设施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在配套分布上,与新区的功能布局、结构特点以及人口密度相适应;在形态布局上,与促进新区活力以及主体配套设施的良性运营相统一;在功能布局上,与新区的社会空间分布以及对弱势群体的扶持要求相协调。并能够及时维护,修缮。
公共设施的性质:
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是农历进行的各种基础性物质设施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具有规模大、成本回收周期长、社会共同受益等特点,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泡泡水的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