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案的撰写应经过多次修改,通过教案的实施,我们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数学2的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数学2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让幼儿描述图形形象,动手拼摆纸卡等游戏活动来拓展幼儿思维创造性,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油画棒
配备教具:形纸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听音乐找朋友
要求:每人拿一个l形纸卡,听音乐找朋友,两个好朋友将l形纸卡对在一起拼成一个长方形,就拉拉手做朋友
游戏反复进行给l形纸卡图上漂亮的颜色
教师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
第二次听音乐找朋友,
要求:要将颜色一样的l形纸卡拼在一起拼成长方型
二、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31页,观察画面画的是哪里?怎么看出来的?
将l型制卡放在空白图形里摆一摆,试试能不能摆出来。
用笔将空白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再引导幼儿指导做第32页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péng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
小班数学2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物体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活动,探索发现简单的排序规律,发展逻辑性思维能力。
3.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将两种物体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一串红绿彩灯,两种星星按规律排列的全范例板、半范例板与填空范例板,两种大小不同的水果按规律排列的全范例板,两种图形按规律排列的全范例板。
2.学具:“小星星”,《操作册》第1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红绿灯。幼儿模仿司机,在线上开车。教师念儿歌《红绿灯》(附后),当说“红灯亮”时,幼儿在线上蹲下;当说“绿灯亮”时,幼儿继续开。
2.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水果全范例板,引导幼儿了解水果是按大小间隔规律排列的。
(2)教师出示彩灯,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彩灯是按红绿间隔规律排列的。
(3)教师拿出用学具“小星星”排列的三种范例板,让幼儿根据范例板上的提示,尝试自己用“小星星”的'学具照样子排列。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发现规律。出示两种图形的全范例板,让幼儿发现这些图形是按方的、圆的间隔规律排列的。
第二组: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7页的活动。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班数学2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
2、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口令,迅速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计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难点:幼儿能专注地倾听口令,迅速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活动准备:课件、标有"2、3、4"点点的袋子、糖果、标有"2、3、4"数字的筐子、爱心乘车卡(有圆点的)、有"1、2、3、4"的小火车、"1、2、3、4"数字卡、装好的糖果袋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兔宝宝们要来咱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数数今天你来了几位白兔宝宝吧!"
1、教师开课件,课件显示出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兔宝宝,教师边看边念"一只、两只、三只、四只,一共有四只"
2、"我也为他们准备了几盘好吃的胡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看老师一共为他们准备了几盘。(课件显示一盘、两盘、三盘、四盘)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一盘、两盘、三盘、四盘,一共有四盘"
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练习4以内的点数,鼓励幼儿大胆点数,并学会说"一共有……"
1、兔宝宝们为了感谢咱们为他们准备的午餐,也给咱们小朋友送了三盒礼物(课件显示一盒、两盒、三盒)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进行点数。
2、我们看看第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个盒子跳一下,然后出来两块蛋糕)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块、两块,一共有两块)"原来兔宝宝们给我们送了两块蛋糕"(屏幕显示数字2)。
3、那么第二个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们来看看吧!(课件显示3只大螃蟹)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只、两只、三只,一共有三只螃蟹)屏幕上显示数字3。
4、还剩最后一个盒子了,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呢?(显示四根棒棒糖)教师共同与幼儿进行点数(一根、两根、三根、四根,一共有四根)屏幕上显示数字4。
三、进行操作练习,进行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操作。
1、兔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需要小朋友们帮忙包装糖果,包装时,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我们就要装上与圆点一样多的糖果。我们来开小火车一个一个告诉兔妈妈你的.圆点数是几?去拿跟你圆点数一样多的糖果。包装完可以跟旁边的宝宝说说你装了多少糖果。
2、现在请你们把糖果放到筐里,筐上面标有数字1234,你手中袋里的珠子是多少就放到相应数字的筐里。请手中珠子数量是2的小朋友把袋子举起来让我们看看,请上前把珠子放到2的筐中。3、4同样。
3、小朋友们真棒,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我现在请小朋友们乘坐小火车去一个地方,给每位幼儿发爱心乘车卡,每张卡上都有圆点,请小朋友认真数数卡上的点数,并根据点数乘上相应的小火车,这里有四个站台,小火车司机要注意喽,一会停车的时候要按照自己卡上圆点的点数停到相应的数字站台。音乐响起,开车,音乐停,停车。检查小朋友们停对站台没。
4、看看我们每列小火车旁边的桌子上有什么?请小朋友掀开布。有一筐糖果,这是我送给小朋友们的礼物,请每位小朋友拿一袋糖果,并认真数数你的袋子里有几块糖。跟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有几块糖,请把糖果拿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我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下次再见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小朋友孩子在能力、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次活动,既帮助幼儿复习了颜色的认识又复习了三以内的点数,也让我了解了班中幼儿所存在的差异,更激发了幼儿的点数兴趣,整节活动幼儿们基本上都能跟着教师的指令点数不同颜色的星星。有个别幼儿点数时,存在着手口不一致的现象,在小班上学期尤其明显,孩子们往往手点得慢,嘴里数得快,有时叫他们数,还有些孩子数到了4,却不知道数量是4,还是说是3,所以,每次都叫他们手指头拿出来一个一个指着书本数,我也在益智区里投放了这一材料,旨在让幼儿们点点圆点有几个,再拿相同数量的吸管,从而培养他们能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课程的理念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宜、适度的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完成目标。从幼儿的操作中,我也感到,只提供圆点数量还不够,还要提供一些形象生动的动物,以提高幼儿的点数兴趣,再提供一些数字,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
小班数学2的教案篇4
活动名称: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长带子飘起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能独立的改三件同类物品比较长短(重点)。
2、引导幼儿描述比较结果,感知长短的相对性,初步学习长短排序。
活动准备:
每人三根同种不同长度的铅笔、每人三根长短不同的彩带、每人三根长短不同的棒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铅笔,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拿的铅笔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自由说说)对了,这些铅笔有长有短。哪根是最长的?哪根是最短的?
二、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
1、学习两支铅笔比较长短
师:“你们看,这两支铅笔哪支长?哪支短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比出来呢?(把两支放在一起比一比,其中一端要对齐)
小结:原来比的时候,要把两支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长,哪支短了。
2、学习三支铅笔比较长短
师:“老师这还有一支铅笔,那他是长的还是短的呢?现在又该怎样比了呢?现在长的铅笔和短的铅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长的变成了什么样?短的'变成了什么样?
小结:比的时候,仍然要把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是长的?哪支是短的?哪支是最短的?原来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比较的物体不同,长短也不同。
三、学习按长短排序
师:“说一说,这三根铅笔可以怎样排队呢?”“哪支在最前面?哪支排在他的后面?哪支在最后面?”(幼儿将手中的物品进行排序)
小结:排序时将物体的一头对齐,找出最长的或最短的,依次排序。
四、结束
游戏“长带子飘起来”
1、请幼儿从自己的材料中找出最长的铅笔和彩带,教师帮助幼儿将最长的彩带拴在最长的铅笔上,做成“长飘带”。
2、引导幼儿跑一跑、试一试如何让自己长长的飘带飘起来?体验飘带舞动的快乐。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比较长短并排序。
小班数学2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感受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到4。
2、启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和体验数数的快乐。
教学准备:
1、自制教具小拖车(3节车厢)
2、实物教具:水果,香蕉 苹果 葡萄 梨等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生问好!
1、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小拖车,还有好听的。小朋友要认真听故事,就知道小拖车能干什么用了,(出示小拖车)
2、复习:3以内的点数:让孩子数小拖车有几节车厢。
二、基本部分
尝试学习
1、讲故事:《三只小猪》第一部分,重点引导幼儿帮助小猪捡水果。
(1)老师讲述故事,讲到“走近一看,原来是黄黄的香蕉”时就问幼儿:“猪老大发现香蕉,不知怎么办?孩子们快帮帮猪老大吧!
(2)动手操作:一个一个数香蕉,1 2 3 4 一个一个装进小拖车、老师引导孩子数数“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
2、当故事讲到“他爬上数一看,啊!有几个红苹果!”时引导幼儿说出“怎么办”?(我们一起帮猪老二数苹果,装苹果。)重点引导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手口一致点数。
3、他们有继续往前走,小猪第第发现了什么呢?出示紫色的葡萄。小朋友都很聪明,再帮猪小弟数葡萄好吗?引导孩子动手点数葡萄 再装进小拖车里。
4、游戏:我会骨碌碌
孩子们真能干,三只小猪在你们的'帮助下,捡到了满满一车水果,他们高兴的跳起来了,我们和小猪一起做做运动吧!“骨碌骨碌1,骨碌骨碌2 骨碌骨碌3 骨碌骨碌4、”边说儿,歌边作动作,让小手表示数字。引导孩子扩散思维。
三、结束部分
游戏中巩固练习
1、引导幼儿进入表演游戏情景,巩固学习的知识。
谈话:看看满满一拖车的水果,就知道孩子们有多棒,让我们能干的小手在帮助小猪把水果送回家好吗?(找个别孩子拖着小车走在前面,其余幼儿跟在后面绕活动室走一圈。) 小猪家到了。(活动)
2、小猪奖励小朋友吃糖葫芦:让孩子数各种颜色的算祝珠、(点数练习)
3、我们能不能帮助小猪把这车水果卸下来呢?
帮助小猪卸水果:重点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到4、
4、小结:孩子们,你们真能干,帮助小猪运回来这么多的水果,小猪很开心,你们高兴吗?(高兴)为我们加油吧!引导孩子欢呼“呀”!跟老师到外面休息去啦!
小班数学2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认识方、圆标识,并通过形状、软硬将糖果分类。
3、喜欢参加数学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烘托紧张气氛),ppt,实物投影仪;
2、大嘴怪手偶,移动黑板,方形、圆形糖果教具少量,糖果屋两间;
3、幼儿操作圆、方糖果(粘贴于椅背、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4、布袋两个(内装软糖1硬糖n)(硬糖1软糖n),糖果抽取箱。
【活动过程】
一、引入,出示ppt,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在一个神奇的糖果王国里,住着好多好多的糖果宝宝,他们是谁?(幼儿自由说自己看到的分别是什么糖)
这些糖果宝宝每天都过得很开心,突然有一天,糖果王国里来了一位大嘴怪(放紧张音乐),它要吃掉这些糖果宝宝,可怜的糖果宝宝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想象如何拯救)
如果你是糖果宝宝,在外面遇到了坏人怎么办?(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讲出将糖果宝宝送回家)
二、出示方、圆教具糖果,请幼儿帮忙送回家。
好,那我们就把他们送回家去。这些糖果宝宝该去哪个家呢?(引导幼儿观察糖果外形,说说分别住进哪个家,再请几名幼儿去黑板上演示)
还有一些调皮的糖果宝宝躲在你们的椅子后面,我们赶紧去找到它们。(放紧张音乐)
你们都找到糖果宝宝了吗?看看你们的糖果宝宝长什么样子?应该送到哪个家呢?
糖果宝宝都送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幼儿评价糖果宝宝是否都送回了正确的家)
小结:方方的糖果送到了方方的家,圆圆的糖果送到了圆圆的家,糖果宝宝想跟你们说,谢谢小五班的小朋友。
三、判断糖果的软硬。
大嘴怪这下可没劲了,他在大街上东找找,西找找,怎么一个糖果宝宝都不见了。诶,突然它发现了一个布袋,原来是迷路的糖果宝宝躲在里面了,大嘴怪说:“哈哈哈,我要把布袋里不一样的糖果宝宝吃掉!”
我们赶紧来拯救它,来,摸摸看,谁不一样?(请个别幼儿摸一摸)
1、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布袋里的糖果,区分软糖和硬糖。
软软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软软的还像什么呢?(棉花、被子、白云)
咦,这儿还有一个布袋(同上)
硬硬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硬硬的还像什么?(石头、木头、钢琴)
四、和糖果宝宝玩游戏。
你们真棒,糖果宝宝都拯救好了,大嘴怪什么也没吃到,灰溜溜的走了。
没有了大嘴怪,糖果宝宝又想出来玩了,你们愿意带他们出来玩吗。
出示糖果箱,请幼儿上来听清指令摸取相应的糖果。(像被子、棉花、白云一样,像喝水的桌子、电视,像太阳、皮球一样,像石头一样)多请几个。
五、活动结束。
——把糖果宝宝放在口袋里保护好,千万不要被大嘴怪看见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