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撰写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加专注于课堂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教案的详细设计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节奏,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阳光活动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阳光活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写:“妈、奶。”
教学过程:
一、美的导入:
1、魔术变“棉”。孩子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我们也一起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好不好?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卡片,出示:“木,白,巾。”孩子读。请大家开动你聪明的大脑,运用你神奇的双手,把这三个字变成一个新的字。哪位小魔术师愿意来试一试?
2、认读“棉”。你的大脑真聪明,你的双手真神奇。让我们一起来和“棉”字打个招呼。
3、给“棉”字找朋友。“棉花、棉被、棉鞋。”
4、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跟棉鞋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棉鞋里的阳光》。齐读课题。
二、美的发现
(一)、识字
1、昨天布置孩子们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课文里的生字宝宝很多,有的字形也很复杂,你们和它们认识了吗?你用什么方法跟记住它们的?老师相机总结识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
孩子们记字的方法真多,现在把你们的方法介绍给小组的伙伴们,一起去和课文中的这些生字宝宝交朋友。
2、闯关检测识字情况。孩子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下面我们四个大组一起来闯闯关,看哪一组的孩子能成为闯关小勇士。
第一关:我会读。读本课生字组成的词。
第二关:火车火车我会开。给本课生字扩词。
第三关:猜字谜。
第四关:火眼睛睛,我会辨。在一组形近字中,叫出它们的名字,并找出本课学习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齐读课文:和生字宝宝交上了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课文去吧!
2、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妈妈给奶奶晒棉被,小峰给奶奶晒棉鞋。
3、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呢?小峰又为什么给奶奶晒棉鞋呢?把这个答案藏在心里,下节课我们再来回答。现在啊,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接待任务要完成呢?掌声欢迎我们的客人。
(三)、写字
1、出示“妈、奶”认读。
2、学生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要写好这个字要注意哪些地方。
4、老师范写。
5、学生练习,展示,评价。
三、美的升华。
读一首关于关心老人的小诗。
阳光活动教案篇2
目标:
通过观察、摆放感知物体的远近关系,并能尝试用水粉表现阳光下的树林,初步积累写生经验。
重点:
表现阳光下的树林
难点:
理解近的物体清晰,远的物体模糊,能初步表现。
准备:
1、各种树模板(清晰和模糊两种)
2、深绿、浅绿、黄色、橘黄、咖啡、黑色皱纸碎片
过程:
一、观察:感知各种树,初步感知物体远近关系。
师:你们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二、摆放:理解远近关系。
1、实物摆放
(1)师:这里有许多树,请你们来摆摆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为什么?
(2)幼儿分组摆放。
(3)师总结:近的树叶子清晰放在前面,远的树模糊放在后面。
2、皱纸表现树
(1)师:树有哪些颜色?(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皱纸。)这么多颜色呀,那么我们先用皱纸来试试看,做一幅阳光下的树林。
(2)师生共同撒皱纸
边撒边小结:近的树颜色对比强烈、笔触小,远的树颜色相近、笔触大。
三、自由创作
师:你想画哪些树?哪些在前,哪些在后?还有些什么?
这些树可以用什么笔触来画?
四、欣赏交流
师:谁的树林最美?
教学反思:
让学生亲自到阳光下体验光和影子的`变化,并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就掌握了光和影子有密切关系。阳光下物体都有影子,影子的长短、方向会随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早晨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傍晚太阳在西影子在东。光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阳光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四散跑。
2、感受冬日阳光的温暖。
活动准备:
晴朗的日子,一处铺有地垫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带领幼儿由一路纵队走成一个大圆:我们看看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小鸟天上飞(张开手臂)小鸡在地上找虫吃(弯腰)小猴在游乐场玩跷跷板(上下起蹲)小青蛙在池塘里呱呱叫(连续跳跃)。
二、基本部分。
1、到阳光下运动:太阳照在身上真舒服啊,我们来活动活动吧,请幼儿自由地在阳光下运动。
2、引导幼儿说说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然后欣喜地告诉幼儿:“哈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阳光抱过你了。”
3、编儿歌做运动:你最喜欢太阳抱住你什么地方?
4、根据幼儿回答,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运动。如:太阳太阳真好,抱抱肩膀一二一,太阳太阳真好,抱抱膝盖一二一,太阳太阳真好,抱抱××一二一。
5、引导幼儿在阳光下做其他的运动。
6、边念儿歌边仿编各种动作,鼓励大家模仿学习。
三、游戏:太阳来了
1、“太阳上山”时,教师扮演太阳来追赶幼儿,逐个拥抱被追到的幼
2、“太阳下山”时,幼儿就与太阳说再见,做休息状。
四、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阳光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状态,乐意用较连贯的语句在集体面前讲述画面内容。
2、初步理解作品内容,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农夫、树、兔子图片)提问:农夫、树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可能是什么事呢?
过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理解故事,感受寓意。
(一)观察图片,分段理解
1、(第一天)提问:
(1)(图1)农夫在做什么?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小结:锄地可真累呀!种田可真辛苦!
(2)(图2)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上呢?农民看到了这只兔子,他是怎么想的?他会怎么做?
小结:农民白白捡了一只兔子,他特别高兴。
2、(第二天)(图3)提问:农民在做什么?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小结: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上。
3、(第三天)(图4)提问:这个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去种田?
小结:农夫再也没有心情种地了,坐在树旁,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
4、讨论:你觉得他会等到兔子吗?为什么?
(1)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播放课件)
(2)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3)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三、完整欣赏,提升经验。
1、为什么农夫会成为大家的笑话?
2、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活动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幼儿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阳光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热爱之情。
2.为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3.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有关和平的诗歌散文。
2.画笔、画纸等。
活动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和平之歌
想象一个和平的世界,写出或画出自己的体会。如:在和平的世界里,人人勤劳地工作;不同肤色的人们朋友般相处;人人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没有贫穷;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学,等等。
二、和平拼贴图
1.表达世界和平的标志搜集一些照片、图片。然后参照手中已有的图片、照片等制作拼贴图。
2.学生对和平提出自己的见解,设计宣传画表达和平的心愿。
三、给国家元首的一封信
在某一个日子里,如停战日、战争胜利日或某次冲突、战事发生日,指导学生给当事国国家元首写信,表达少年儿童对世界的关注,对和平的渴望和对领导者的建议。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和平赞美诗
1.出示几首和平赞美诗,让学生欣赏品读。
和平
我在战场上奋战
是你给了我一枪
鲜血流满我全身
我哀求战争不要淹没和平
过来和我握握手,兄弟
我们应是朋友
别污染下一代的心灵
到此为止吧!
仇恨随流星而去
逝去的悔恨是一个约定
我站起身
你被我的毅力吓倒
我走近你,只要把战争代替!
2.读读教科书第65页杜鹃写的和平诗,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和平的意义。
3.集体合作创作赞颂和平的诗。
4.举行和平诗歌朗诵会。
二、我们的和平寄语
1.教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和平的期待、对全世界人民的关心呢?写下我们的和平寄语吧!先看看一些国家政治人物的和平寄语。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政治家的作用就是以他的远见卓识引导一个社会使之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
英国前首相希思:世界只有对话,才能争取和平。
2.用学生的作品装饰教室,也可以在学校集会上发表,让更多的人欣赏这些寄语。让学生懂得,和平、友谊、幸福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三、世界和平声明
1.课前搜集不同的世界和平声明资料。
2.合作完成一份和平声明。
四、祈愿和平主题队会
1.想想自己在这次中队活动中可以做些什么。
2.试着写个方案,也可以和伙伴合作制定方案。
阳光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爬的基本动作,能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
2、感受在阳光隧道中钻爬的乐趣。
【活动准备】
阳光隧道一条(一种用布、塑料凳制作的轻便的小“隧道”)、平衡木。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森林里的小动物。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完成热身。
2、教师向幼儿介绍阳光隧道,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热身后,教师带领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教师与一名幼儿双手架起当山洞,其他的幼儿用正面钻的方式钻过山洞),练习正面钻。
(2)教师介绍阳光隧道:森林里新修了一条阳光隧道,非常好玩,小动物们只要走过小桥就能找到它。
3、寻找阳光隧道,尝试钻爬。
(1)教师带领幼儿走过小桥,找到阳光隧道。
(2)请幼儿讨论要怎样爬过阳光隧道才会又快有安全。(手膝着地)
(3)幼儿尝试爬过阳光隧道。
4、多次游戏,熟悉动作。
(1)幼儿扮演小动物多次游戏,走过小桥、钻过阳光隧道,熟悉动作。
(2)教师可通过阳光隧道口迎接、轻轻敲击阳光隧道周边等方式增加游戏的乐趣,帮助幼儿体验阳光隧道中钻爬的乐趣。
5、放松活动。
阳光活动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练习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想象:教师播放音乐,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阳光很美,很宝贵)(板书课题)
有一个叫金波的叔叔,把美好的阳光写了下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阳光吧!
播放课件,听课文录音。
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四人小组一起学习生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
(1)刚才大家通过互相帮助初步认识了生字,你们真是一个爱学习又热心助人的好孩子。现在小白兔遇到了困难,(出示课件)它想挑选心爱的气球,但它身后的生字娃娃一定要小白兔读对他们的名字才能把气球给它,你能帮助小兔叫出生字娃娃的名字吗?
(2)小白兔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要带大家玩一个转论盘的游戏。
(3)大家完累了,一起来吃水果吧!老师这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树,树上挂着各种水果,谁来摘?
朗读(吃完香甜的水果,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读悟
1、引读第一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1)、阳光像什么?(金子)
(2)、金子是怎样的?(金黄色,闪亮亮,很宝贵。)
(3)、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
(颜色像,都闪亮亮的,很宝贵。)
2、太阳出来了,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播放课件)齐读第二自然段。
(1)、汇报。谁来说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
③拓展: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挑战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4、阳光这么可爱,你能捉点阳光保存下来吗?(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金子不能使禾苗变绿,不能使小树长高。是阳光带给万物生命。)
出示课件,谁能用……像……说一句话?
熟读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背诵
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配乐)
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实践
讨论:题目是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鼓励学生课下想办法搜集材料,利用班会时间展示、交流。
阳光活动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让幼儿学习词语"阳光、照射、绿荫、闪闪发光"等。
2、了解大自然中的阳光具有发散性,是包不住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佳子展开裙角,阳光为什么不见了。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带孩子到附近的田野去感受阳光的直射和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在自然的熏陶中学习丰富的词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昨天你们跟着老师到野外去,看到了哪些景色。(小树林、小溪流、野花、草坪)引导幼儿说词语"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漂亮的野花、充满阳光、闪闪发光"等。评析并赞赏幼儿的语言。
"今天天气怎么样,小朋友看,什么通过玻璃窗照进来了。(阳光)
二、基本部分
1、看教学用书《阳光》,让幼儿通过想像猜测故事中的内容。
2、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故事一遍。
提问:
故事的名称?
故事中有谁?
3、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第二遍故事。
提问:
(1)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佳子为什么要送阳光给奶奶?
4、学习词语:阳光照射学习故事,逐段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句子。
提问:
她把阳光包在了哪里?
她想把阳光送给谁?为什么?佳子为什么哭?奶奶是怎么说的?
5、幼儿讨论:为什么打开裙角,阳光不见了。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到外面用衣服包阳光,然后回到教室。帮助幼儿理解:阳光具有发散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