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巴巴 >工作方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优质7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教案使我们能够更灵活地应对课堂突发状况,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优质7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2、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想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出示目标

1、板书课题,生齐读

2、出示教学目标

识记本课生字新词,当堂默写

熟读课文,读通、读准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生齐读目标

二、初读课题,扫除生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师:目标明确了,我们先来赛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字及时举手纠错。

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板书:“墨、勒、腐、蹈、既、舒”。)

2、齐读易错字巩固

三、学习“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师:接下来,我们赛读生字,比比谁最先把会认字读准,记牢。

生自己读

同桌读(给同桌读一下,让同桌检查一下你是否真会了)

指名读

四、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

师:“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看准课文读得流利。

自由读,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指名读,师生共同补充介绍草原风光,使学生对草原有初步印象。

五、学习“会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师:课文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了,那接下来进行最后一场比赛,比谁的“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己看生字,重点看你不会的,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三分钟后开始听写。

生自己看

师听写(两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

小老师改,师指导书写,

同桌对照答案对改,补错。

六、读文初悟(第五次先学后教)

师:会读书的孩子每次读书都有自己的收获,请你再把课文快速读一遍,看有什么收获?

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试用简短的话语概括课文内容,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生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指名反馈,师生共同评议。

七、当堂训练

1、抄写词语2遍,同桌试着互相听写。

2、读文,做简单批注,交流初读感受。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等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并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悟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1、课前,同学们对课文已做好充分的预习,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争论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展示读词并借用一下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打猎为生射雁充饥煮烤争论不休

老人评理两全其美抬头一看无影无踪

过渡:真好,故事讲的既简洁又完整。不过,要想把故事讲的既生动又形象,就要把兄弟俩争论的对话读好。对于读好人物对话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二、品读课文,指导读好对话。 (第三小节)

1、渗透朗读对话的方法。

预设:生1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生2要把文字读准、读对,把课文读流利了才能读好对话。

生3一边读一边想象兄弟俩争论的场面。

生4读好语气。师问:兄弟俩的语气相同吗?生:不同。

师小结:是呀,兄弟俩在对话时有着不同的语气。为什么不同?生:因为他们在争论。师: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种读书方法——如何读好不同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随机板书:不同语气

2、训练

(1)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的第三小节。用直线标哥哥的话,用曲线标弟弟的话,看他们共有几次对话?(2次)

(2)同桌两人一人做哥,一人做弟,分角色练读一遍第一次对话。

3、展示指导读书预设效果

(1)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读谁像谁

生1组:读第一次对话。若没有读好

教师及时指导,告诉同学们,读哥哥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哥哥,读弟弟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弟弟。做到读谁像谁。

教师及时范读,大家都像老师这样来练一练第一次对话。

再找生1组同学读一读,进步了,读出了兄弟俩争论时的不同的语气。(及时表扬)

教师小结:真好,听了这位哥哥和这位弟弟的争论,好像是真的一样,同学们感觉怎样?掌声相送。

(2)指导读好第二次对话:关注提示语

过渡:是呀,到底是煮着好吃,还是烤着好吃呢?兄弟俩争的是越来越激烈了。谁来接着读这兄弟俩的第二次对话?

生2组:读第二次对话

师:他们读的怎样?(有点争论的语气)大家注意观察这次对话中,哥哥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话的?谁发现哪个词描写了哥哥说话时的语气?(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那弟弟又怎样?(很不服气)

(3)出示课件:图文对照会读的更好。请同学们看插图,仔细观察兄弟俩争论时的表情,你看出了什么?(争的激烈、快吵起来、快打起来了)眉、眼、嘴、手

咱们让他们再争论一次好吗?生2组再次争论更激烈,进步了。(掌声)

师:真好,我发现咱三一班的同学,特别会观察,越来越会读书了。就像这样读对话时,注意了像“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这样的提示语,再结合插图,就读好人物对话。读出了人物不同的语气。

(4)同桌2人分角色练一遍。

师:看看哪两位同学,能像刚才那组同学读的一样好,甚至能超过他们?

(5)充分展示:指名两组同学来读第二次对话。

师总结方法:你们真棒,此刻,赵老师最想做的是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你们学会了读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书方法。要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一就要把自己当成那个人物,二要注意对话中的提示语,三要学会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变化。这些你们都做到了。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咱们一起来合作,完整的读这段话。

4、师生合作,读第三小结。男生:哥哥女生:弟弟师:旁白

过渡:就这样兄弟俩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谁也不罢休,(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后来,又怎样了?谁来接着往下读?

三、感悟明理,拓展延伸

1、指名读4、5段。

2、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就这样1分钟,2分钟、、、10分钟过去了,你好像看到了——生1:他们还在争论。你好替他们担心。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子的哥哥和弟弟?生2、生3、、、师:争论什么?生6:怎么吃大雁。师:有解决的办法了吗?生:两全其美,煮一半,烤一半。师:哎,真可惜呀,当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非得无影无踪了。知道了故事的结果,此刻,你想对这兄弟俩说些什么?

3、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教师及时点评并表扬。

4、那么,盛老师班上的同学有怎样的感想?指4名同学读一读。

随机板书: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5、学习双省略号的用法。

师:为什么用两个省略号?生先说——师总结:省略一段文字,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6、此时,盛老师听了同学们的话是怎样做的?齐读最后一段。

师: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的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理解“聚精会神、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生:同学们说的感想非常好。(预设)生:同学们认真专心地听课。

生:同学们通过《争论的故事》,明白了抓住时机,不能浪费时间。

生: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不要只顾着争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先做起来。

7、师小结:同学们的.感悟十分深刻,理解的非常正确,赵老师也要向大家投去赞许的目光,还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会感悟、会学习的孩子!

四、送名言

1、总结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争论的故事》,从中明白了做事要——抓住时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下面老师要送给大家几句名言,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想一想,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送名言。

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

——狄斯累利

良机只有一次,一旦错失,就再也得不到了。

——勃朗宁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

——巴尔扎克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你看那个最容易写错提醒大家。

烤评剖辩嫩键笨聚赞

2、教师范写(辩聚)——生描红——练习写2个(表扬:握姿、坐姿,对照课本生字,争取一个比一个好)——展示。

3、总结:同学们,书读的好,字也写的漂亮。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坚持每天下去,你一定会写的越来越好,甚至会成为中国的书法家的!加油!

六、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把《争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其实,生活中像这样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去书籍或网络上查阅。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毛遂自荐、的麦穗等故事。读后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读出不同的语气辩聚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宿”,理解“烟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读诗,理解作者所描写的景色,以及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对“客愁新”“野旷天低树”的理解,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介绍背景:

1、上个月我们曾在这里和五年五班的郭老师上过一节古诗课,还记得那首诗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我们一起背一遍吧!

3、孟浩然与李白告别去扬州那年,他四十岁。孟浩然从二十几岁便离开家乡湖北远赴京城长安,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求得官职,然而在京城十多年间,他在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结果均以落榜告终!心灰意冷的孟浩然便返回襄阳老家开始隐居!三年后,心有不甘的孟浩然决定再次离家,去江南一带游历,他要广交朋友,希望四十岁的自己还能够有机会谋得官职!于是这年春天,他在黄鹤楼与李白挥袖告别满怀希望出发!出去秋来,一转眼半年过去,孟浩然的发展依然很不如意,这天夜晚,他泊船于建德江畔,眼望四周景物想到自己前途渺茫,便提笔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看题目,结合预习

1、说说对诗题的理解

2、认识多音字--宿并理解字义

3、理解建德江关于作者孟浩然还有谁想补充吗?

4、那么孟浩然夜宿建德江边到底看到了什么,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我们就随同作者的视线去建德江边看一看。

三、出示古诗,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四、结合预习,用四单元学过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弄懂诗意的基础上,完成问题,建议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或小组交流完善。

出示思考问题:

1、诗人夜宿江边看到了什么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逐句汇报

1、看到了什么:看诗句,结合注释及插图理解以下词语:、烟渚、日暮、野、天、树、江、月

2、重点:“客”“愁新”的理解:出示诗经节选说明,本来不如意夜晚不能回家更增添了一份忧愁

3、拓展借月抒怀的诗句--读读体会

六、

1、看板书,回顾全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些景物的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忧愁。这种情感,诗句中有没有直接体现的字词呢--愁

2、带着我们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七、结合这首诗,再提起夜泊人,你会联想到哪些词语--孤独、寂寞、忧愁、思念……

八、老师又带来两首描写游子漂泊异乡夜宿在外的古诗,出示课后的两首诗--《枫桥夜泊》《天净沙秋思》

1、自由读你能找到诗中表现诗人内心情感的词语吗?

2、围绕着这个词语,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找找读读,理解体会。

3、读诗,感受

九、全课总结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强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2、积累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重点);能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

3、组织兴趣小组,能给兴趣小组起名字,并开展活动。

4、想象画面,积累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强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积累好词好句的积累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课文里常常有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比如自己觉得不熟悉的词句、比较特别的句式,当你看到这些词句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句。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

(2)齐读。

(3)交流:这两个例句哪些地方有新鲜感?在课内或课外阅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表达形式?

3、自主活动。

(1)小组内交流自己在读书时读到并摘抄在积累本上的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

(2)把喜欢的句子写在卡片或者树叶上,做成书签。

4、小结:看到有新鲜感的、优美的词句,我们要多读几遍,然后抄写在积累本上。相信,经过这样的练习,你一定会积累很多好的词句。

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1)借助拼音把这8个成语读正确,重点关注“爪、吊、赤、疾、燥”的读音。

(2)多种形式读成语:

①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

②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合作读成语。如男生读“面红”,女生读“耳赤”。

(3)同桌交流两组成语的特点,全班交流,注意把同类的信息进行梳理。

①这8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都和人有关:有的描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提心吊胆。

②第一组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组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4)拓展:你还能说出一些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吗?

2、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请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同桌互相读一读,练一练,看看谁读得好,更能表达句子的意思。

(3)朗读展示,师生评议。

(4)全班齐读。

三、巩固练习

填空练习,巩固成语。

摇()晃()披()散()

张()舞()提()吊()

()红()赤()忙()乱

()疾()快()干()燥

第二课时

一、巧取组名

1、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

2、过渡:同学们的爱好很广泛!那就让我们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

3、课件出示几个兴趣小组的名字,说一说这些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是什么,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探索者小队黑白棋社

预设:这些名字体现了兴趣小组活动的特点。

这些名字非常吸引人,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名字有新鲜感,让人特别想加入。

这些名字中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4、小结:是啊!看来给兴趣小组起名字也是一门学问,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那现在就试着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吧。

5、展示各兴趣小组所起的名字,大家互相评议。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一读古诗。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教师相机强调“樾、捕、蝉”的读音。

3、出示个别字词的注释,请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4、结合插图,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5、教师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指导朗读。

7、练习背诵。

(1)独立背诵。

(2)同桌之间合作背一背。

(3)指名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继续摘抄、积累优美的词句。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四、五”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字。学习笔画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韵文内容简单。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四、五”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字。学习笔画横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金木水火土》

师:小朋友喜欢儿歌吗?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首小小的儿歌。不过,小朋友要见到儿歌,得闯一个小小的关。

活动2【讲授】识字、读文、写字

师:闯关游戏谁最棒?(生:我最棒)

师:老师这儿有几个字宝宝想跟小朋友打个招呼,想看看那些小朋友最先认识他们。(老师教读生字卡上的生字,每个3遍。)

师:小朋友们记住它们了吗?(师出示生字卡,生每个齐读3遍。)

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请一个孩子到台前当老师教读。(把掌声送给她)

师:这些字宝宝觉得太孤单了,想找到他的好朋友,现在请一组的小朋友拿着桌上的生字卡,一起商量商量给每个字宝宝组组词。(小组活动)每个字宝宝都组好了,就静息。

生:(小组展示:请一小组小朋友上台,台上说一个,台下重复两遍)

(二)读文

师:小朋友的“识字关”闯得可真棒。老师奖励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太厉害了,完整的儿歌出来了。(ppt出示完整儿歌,1、小朋友齐读。2、男同学读一行,女同学读一行。3、再齐读)

(三)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认识田字格:

(1)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ppt,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请小朋友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一、二、三”

师: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个新笔画“-”(出示ppt),请举起右手跟老师书空~~~~

师:ppt出示(“一、二、三”),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是由横组成)

师:小朋友真聪明!再观察每一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样吗?

生说到“一”:起笔稍微重一点,渐渐向右倾斜一点点,收笔的时候顿顿笔。

生说到“二”:上短下长,两横饭别再横中线上下。

生说到“三”:第二横最短,写在横中线上,第三横最长。

(每写一个,生也写一个。最后再把这三排写完。

(四)奖励做找一找的游戏。

(五)布置作业下课。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篇6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会写22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本单元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5.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复习过程:

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自然景观”。

二、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三、复习《草原》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美丽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2.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原的美?课文从草原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远迎款待汉族同胞的人情美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美。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

4.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5.积累描写草原的词语。

6.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复习《丁香结》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2.自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作者从丁香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3.默读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作者写了城里、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4.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5.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6.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绿草如茵、黑白分明

五、复习《古诗词三首》

1.背诵《古诗词三首》。

2.《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突出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六、复习《花之歌》

1.积累描写花的四字词语:花枝招展、火树银花、姹紫嫣红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

2.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七、复习《语文园地一》

1.背诵日积月累《过故人庄》。

2.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能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赏析感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哀而不伤,悲而能壮”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人的怀才不遇,以及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熟悉李白吗?都知道关于他的哪些方面?能说说吗?预测回答:从他的诗歌,从他的为人??那大家知道李白的爱好吗?——喝酒!李白嗜酒闻名天下,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为了能喝酒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也要典卖身边值钱的东西,有诗为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可是,这样一个酒仙,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喝不下去的时候,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寻找答案! (老师板书“行路难李白” )

二、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请大家大声朗读这首诗,看看能否读准字音和节奏。自由读——点名读——评价——点名读——提示节奏,后齐读(可能出现需要集体纠正的读音:太行山、箸、冰塞川3个读音为什么? )请大家再读诗歌;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对文中的疑难处做好标记,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学生自由读,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协助)大家还有没有交流以后也没弄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难点预测;

1、行路难?乐府古题??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一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吗?(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好像有点难度,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诗歌的写作背景,看看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读)

2、那你根据背景现在能说一下了吗? ——就是诗人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三、解读诗歌,感知“难”点这首诗中有几个“难”字?

请你找出来,用笔画标注一下。预测学生回答:诗中2个;加上题目中的“难”字,一共3个有人说啊,这首诗歌既有明处的“难”,也有暗处的“难”,其实诗歌处处是难,字字都包含着“难”,请同学们用慧眼来发现隐藏在诗歌字里行间的“难”,好吗?我从诗歌中的什么地方(字、词语、句子),读到李白暗含在心中的“难”,我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把赏析重点放在前三句上面)学生思考,预测学生回答(各抒己见);

1、不能吃,是难,一定结合诗句来说明,一说到第二句就出示;(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

2、过不去河是难,登不上山是难;(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

3、等伯乐来发现自己是难(典故要说明白)(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

4、直接感叹:行路难,是难!歧路,是难!今安在,是难!(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

5、最后一句的“破”,是难! “停”“投”“拔”“顾”“欲渡”“将登”??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关键问题提示:假若一上来学生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问:李白这是想去哪里?黄河和太行特殊含义(学生的自我理解说出来)?——胸有大志,未实现,从高处跌入低谷歧,选择多,才难,美酒佳肴,不吃才难,在茫然之下,让人揪心处还体现在动词??茫然,不知所措,你有过吗?此处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评说。

这是一条什么路?这么难?——预测回答:政治路,人生路??可否说他既没有当官,也无仕途可以走呢?

看资料(幻灯:公主引荐、供奉韩林、御手调羹、贵妃捧砚),你得到什么信息?生活好,地位高,可是内心呢?依旧不满面对奢华和高调,却是内心郁闷,为何?他的目标没有实现——拥有自己政治蓝天,他的诗中就用黄河和太行来书写大志向,少有志向,想着成为帝王之师,是他的性格,更是他的志向,决定了李白44岁的时候——:幻灯:“上书玄宗、赐金放还”这首诗就是李白在离开长安的路上所作,可见这一路走来心怀多少难以诉说的“难言之隐”啊!让我们用声音——朗读,来体会难以言说的心情吧。 (这个过程注重,边赏析,边引导朗读,并且多种朗读形式交替进行)

四、品读诗歌,赏析

“歧”路这条路越来越难行,诗人在诗中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条路?——歧路歧,是什么意思?(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归纳:岔路,李白面前到底有哪几条路呢?预测学生回答:学生各抒己见“歧路”还是可以扣住“渡”与“冰塞川”;“登”与“雪满山”——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李白想着离开长安,但是??李白想着留在长安,但是?? 总结:去——违背志向;自己不甘心留——违背原则,在诗中有体现:哪一句体现想留下,还是对“仕途”寄予希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典故)去留两难,内心纠结这真的是:(幻灯:“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太行路》有时候,“人心的反复抉择”才是最难啊!此时李白的心,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去时而留,此时的李白真的是—— (幻灯:“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把自己当成李白,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心情,齐读前四句学生会不由得读到“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老师打断,大家不由得就发出了“行路难”的感慨啊!看看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三个字一句,并且是感叹号,改成都好不行吗?你读读试一试老师有时候喜欢“弄斧到班门”,我在行路难后面加上一个“啊”字,听读,你有何感受?

添一添,悟感情学生评价,多人试读,可以加不同的语气词,还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字,品读(多找几个学生,不要解释,只听朗读!)

五、悟读诗歌,共鸣“情”怀

总结过渡:(学生加字读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朗读方式,却有着同一种的心情,那就是:壮志难酬,彷徨无奈!内心如此茫然的李白,对生活,对未来彻底绝望了吗?没有!有诗句为证(齐读最后两句)你怎么理解这两句?预测学生回答:——会有时,小时候理想终究化为现实——化用诗句(结合课下注释) ——不拘与格式,再难也不弯腰——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前进——与前文联系,要前行,才会难同学们请看:联系前面的难以下咽,难以施展,难以选择,无论他的人生路怎么行,我们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预测:真实、坚定、不屈服、不放弃、独立、一身傲骨、洒脱?? 总结:这是一个虽然怀才不遇,但在豪迈中不乏豪迈气概,是一种仍怀有希望的李白!

幻灯: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面对权贵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思念亲情时: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他赞美友情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人生失意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同学们:历史的天空中,总有一些响亮的名字,如恒星般绽放无尽的光辉,给人力量、催人奋进。李白,就是这样!他离开我们已经1300多年了,但他却依然鲜活生动、永葆青春,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灵里、血脉中。今天我们重新开启了一扇认识李白的大门,希望大家课下多读读李白的诗歌,吸取那里面释放出来的一切正能量,通过自己的积极进取,在我们这个大好的时代,争做出彩的中国人!加油~!让我们齐诵这首诗,带着对李白的崇敬和我们那挂云帆,济沧海梦想——扬帆远航!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推荐8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

八上语文笫二单元作文通用7篇

五单元四年级上册作文6篇

八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篇

八上语文笫二单元作文模板8篇

八上语文笫二单元作文6篇

语文六年级1~8单元作文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302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