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互动性的教案,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互助学习的机会,通过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艺术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艺术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和交流中,感受橘子成熟后挂在枝头造型饱满、色泽红润的美。
2、能大胆运用勾、涂的方法,表现橘子在树上的不同造型。
3、体验创作的乐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颜料、水粉笔、绘画纸、毛巾、水桶等
2、ppt、实物橘子、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细致观察成熟橘子的颜色和外形,感受其饱满、红润的特征。
1、出示实物橘子,引导幼儿观察。
师:秋天到了,有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猜一猜,梁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水果?
这是什么?橘子成熟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成熟的橘子是橙色的,呈椭圆(扁圆)形,橘子摘下来之后,你还会发现一个突起的部分叫梗。
2、欣赏ppt——橘子林
这里的橘子树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树干是怎样的?(粗、矮)枝条又是怎样的?(细细的、长长的、弯弯的)
仔细看一看,树上的橘子都成熟了吗?都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大小、果实的密集与稀疏)
这么多的橘子都是长在哪里的?枝条上除了许多红红的橘子之外,还有什么?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绿色、椭圆)
小结:生活中的橘子树一般有2—3米高,在细细弯弯的枝条上结满了橙色的果实,有一个的,也有两个、三个挨在一起的,它们悄悄地压弯了枝头。
3、个别幼儿尝试画橘子
小结:画橘子时,应该先勾画出橘子的轮廓,再给橘子涂上颜色。(幼儿空手练习)
4、欣赏名画——《门外的橘子树》作者:美国画家温斯洛。荷默
师:我们画的都是一个一个的,那么两个、三个橘子挨在一起又是怎么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的一个画家他的作品——《门外的橘子树》。
(1)讨论:这根树枝上有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你觉得画家是怎么画的?
小结:如果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最前面的橘子画完整,后面的橘子遮住的部分不画。
(2)个别幼儿尝试作画挨在一起的橘子。
二、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你们都想不想自己来画橘子树?你想画几棵?树上有多少成熟的橘子?和同伴说一说。
要求:
1、开始作画时,我们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添画上什么?
2、换色时,把笔在水桶里涮一涮,在毛巾上蘸一下,再换颜色。
3、音乐停止播放时,小朋友绘画全部都要停下来。
三、幼儿作品欣赏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活动延伸:
整理绘画工具
让幼儿带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班幼儿一起分享。
艺术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本班大胆尝试音乐课题已有一段时间,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幼儿对不同拍子的乐曲兴趣浓厚,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感受不同拍子的曲子,教师设计此活动,让幼儿通过找、玩、听、唱等形式分辨不同拍子的乐曲,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目的:1、幼儿熟悉唱名,并进一步分辨出2/4、3/4、4/4的曲子。
2、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体验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1、布置一个“公园”的场景;
2、若干乐句(幼儿人数的3倍);
3、人手一个头饰(上写有一个小节的乐句);
4、唱名1、2、3、5、6的小卡片;信封等。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
1、幼儿自由地寻找不同拍子的乐句或节奏,并互相唱一唱,拍一拍,并贴在适当的地方。
2、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秘密。
二、玩一玩
幼儿戴上乐句头饰,随着音乐找与自己拍子相同的乐句。
三、听一听
欣赏乐曲。引导幼儿听不同拍子的曲子,并分辨三首曲子的拍子。
1、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2、幼儿互相交流。
四、编一编
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唱名及拍号,编出自己喜欢的乐句。
五、唱一唱。
幼儿自由互相唱一唱自己编的曲子。
评 析:
本次活动是结合班级的音乐课题展开的,在活动之前的活动开展是非常扎实的'幼儿的音乐底蕴很好,活动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场景,幼儿的参与面广泛且非常积极、投入,能大胆的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本班幼儿对不同拍子的曲子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且教师发现幼儿对不同拍子的曲子始终保持兴趣,基于幼儿的兴趣点,教师预设此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不同拍子的曲子。由于各个环节都是以游戏为活动形式,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幼儿之间不由自主多次交流。在活动中全班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正是我们艺术教育最终目标。(此活动为区级观摩活动)
艺术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借助数字的形状大胆的想象,添画成完整的动物形象。
2、巧妙运用毛笔和勾线笔的线条粗细结合,表现动物的形态。
3、能够在创意作画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和表现。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各种数字造型动物)、电子白板、大白云毛笔、水墨颜料、宣纸
2、经验准备:会使用毛笔侧锋、中锋笔法、会书写数字0-9
活动过程:
一、 回忆自己认识的各种动物的特征,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动物的形态
你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什么动物?你能学学她的样子吗?
二、 播放ppt,引导幼儿欣赏以数字“3”变形的各种动物,发现数字变形的秘密
1、 通过观察,发现动物中隐藏的数字“3”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它们身上都藏着一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2、 幼儿进一步探索借助数字“3”进行动物变形的方法
数字3藏在哪里呢,谁来找一找,写一写?
数字3是怎么变成这个小动物的呢?
三、 出示数字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1、 幼儿尝试创作数字“2”的动物变形
数字3可以变成很多有趣的小动物,那么数字2可以变什么呢?
2、 将个别幼儿作品呈现在白板上,共同观察幼儿创作的数字2变形
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们把数字2变成了什么?
四、幼儿尝试创作
1、 出示其余数字,引导幼儿大胆讨论和想象
2、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自由创作
五、 活动评价
1、将幼儿作品拍照呈现在白板上,共同寻找隐藏的数字。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艺术幼儿园大班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泥工的多种技能,并学会用小棒雕刻的方法来表现细小的部分。
2、发展观察力,初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透明的罐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植物?
教师再放录像一次《重点观察乌龟背壳、脚的特征》。
2、教师讲解制作要求,重点指导乌龟细微部分雕刻方法。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给小乌龟找到更多的乌龟朋友让它们开心地在一起,小朋友还可以利用这些小棒乌龟的背、脚划出相应的花纹。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首先确定主要内容。制作出简单的动物形象,利用小棒,简单雕刻。
(2)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表现出有情节的性的画面。通过制作,水纹波及草等画面更加完整。
4、评价。
艺术幼儿园大班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装饰扇子,感受扇子的美。
2、让幼儿大胆创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3、观赏多种各多样的扇子,知道名称和用途。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制作扇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难点:尝试有规律地装饰扇面,感受扇子的美;
三、活动准备:
1、扇子展览(墙面环境布置:幼儿带来的扇子,收集的`材料。)
2、用卡纸等剪成的各种形状的扇面、事先制作。
3、装饰材料(半成品各种图形或图案)、扇柄(冰棍棒)、蜡笔、浆糊等。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讨论引趣。
师:小朋友刚刚做完游戏回来有什么感觉?
幼:很热。
师: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使自己凉快呢?
幼:可以开空调、吹电扇、喝冷饮、洗澡、扇扇子····
师:但学校这并没有空调耶,糟糕现在又停电了。天又这么热要不我们一起来做一把扇子扇扇好不好?
幼:好。
师:小朋友们这是老师在电脑上搜集的扇子图片(墙面布置的扇子)这些扇子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把扇子,为什么?
幼:喜欢这把,因为它最好看了。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做这把扇子吧。
2、讨论制作: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扇子,你们看,这两把扇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一把已经装饰好了,另一把还没装饰)你喜欢哪一把,为什么?
(2)(出示没装饰的扇子)这把扇子好看吗?请你想想办法让扇子好看一点,你想用什么来装饰扇子?(幼儿发表看法)
(3)这里还有许多要装饰的扇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尝试制作:
(1)教师介绍扇面,扇柄及其他操作材料。
(2)演示扇面和扇柄的粘合过程。
(3)教师边朗诵儿歌边示范:小小扇面转一转,我来找找双面胶,慢慢脱下白衣裳,手指宝宝来帮忙,轻轻按上校扇柄,我的扇子做好了。
(4)幼儿制作扇子,装饰扇面,教师巡回指导。
4、装饰扇面,播放轻松的音乐。
(1)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有规律地装饰扇面,提醒幼儿大胆尝试用各种材料使画面更美。
(2)及时鼓励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3)及时地肯定幼儿的表现。
5、幼儿作品展示并自己介绍。
(1)你觉得自己的扇子美不美,美在哪里?还有谁的扇子也很美?
(2)把自己的扇子介绍给朋友和客人老师,说说你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3)教师评价:你们做的扇子都很美,我们来开个扇子展览会吧。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再去寻找使自己凉快的办法。
艺术幼儿园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图谱学唱歌曲,感受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2.学习用衬词进行分声部合唱,注意声音的自然和谐。
3.结合生活经验,尝试把周围的事物创编到歌曲中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1.自制教学小图卡(蓝天、白云、太阳公公、小鸡、小雨、花儿、草儿、小朋友等)。 2.已初步会唱歌曲。 3.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
1.学习歌曲。
(1)引导幼儿通过变换衬词演唱歌曲,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前几天,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而且我们还会用好多好方法来唱这首歌。你们想用一个什么好方法来唱这首乐曲?
(2)教师根据幼儿的反馈,选着2~3种衬词演唱乐曲,进一步帮助幼儿复习感受乐曲的旋律。
2.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内容,感知乐曲欢快的情绪。
(1)教师出示图谱这是一首关于“夏天”的歌曲。请你们边听边看,猜猜歌李“夏天”都有些什么?
(教师配合乐曲旋律指图谱,引导幼儿感知歌曲内容,初步进行内容与旋律的.匹配。)
(2)教师完整范唱,帮助幼儿理解图卡。
教师:请你们仔细听,歌里到底唱了什么?小图都表示歌里的哪些内容?(如果幼儿对图谱的部分小图不理解,可根据幼儿反馈情况,再次范唱。)
3.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的提示,自主学唱歌曲。
(1)根据幼儿学唱过程中的困难,进行重点练习。
(2)学唱歌曲2~3遍。
4.引导幼儿尝试用衬词进行分声部合唱。
(1)教师:前几天,我们学用衬词来演唱乐曲,刚才,我们又学习了看图谱唱歌,现在请你们把这两个本领合起来表演——分声部合唱。我们来试一试。
(2)教师和幼儿合唱,讨论确定双方的声部并尝试进行合唱。
(3)有二分组声部合唱。(根据幼儿的意愿,可进行男孩组、女孩组分,也可进行小组、大组分等不同组形式进行合唱。)
5.调动幼儿关于“夏天”的已有禁言和认识,大胆尝试创编活动。
(1)教师: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夏天里还会有哪些精彩呢?我们怎么把这些精彩编到歌里呢?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及时更换调整图谱中的部分内容,并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创编并替换部分内容。
(3)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空气大班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