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巴巴 >工作方案

大班剪纸教案8篇

教案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有重点地讲解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剪纸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剪纸教案8篇

大班剪纸教案篇1

一、作品分析与设计思路

在开展的区域游戏“成都名片一一宽窄巷子”活动中,孩子们对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剪纸游戏产生了很浓郁的兴趣。于是我们尝试与四川民间音乐相结合,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在合作游戏中大胆想

象、创编,体验本土民间音乐带来的快乐,尽情地表达自我,抒发情感。

二、游戏玩法建议

两两合作:尝试_人当剪刀一个当剪纸合作游戏,当剪刀动时纸不动,纸变成动物形象时剪刀不动。

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x x lxxx|的节奏及四川民间音乐欢快的旋律。

2、在情境中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有趣的动物形象。

3、体验剪刀和纸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钥匙声、动物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情景

贝贝有一把神奇的小剪刀,这把小剪刀拥有特别厉害的魔法咒语,你们仔细看一看“剪剪剪剪剪,剪刀看一看” (动作配语词节奏),有了这个魔法咒语就想要什么就能剪出什么。

提问:小剪刀的魔法本领是什么?做给我们看一看。(邀请1--2名幼儿)

师:刚才你们看的真仔细,记得很清楚。

我们一起来试试魔法咒语吧!(完整欣赏音乐,a段剪刀一一动作配语词节奏;b段固定节奏)

(二)根据情节,感受节奏

1、老虎馆

一天贝贝带着小剪刀去动物园玩,回家的时候粗心的贝贝把小剪刀忘在了动物园里。天黑了,小剪刀孤零零的一个人,可害怕了,突然…一”(老虎“吼”一声响起)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这里是老虎馆,小剪刀好害怕啊!

你们能不能帮小剪刀想想办法打败老虎呢?(幼儿互相讨论,引导小剪刃的本领)

第一遍音乐: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游戏。(—对许多)

配课老师:切!这只老虎一点也不厉害,我才不怕呢!

提问:为什么你们用了魔法咒语,剪出的老虎也不动?(突出剪刀的节奏)

第二遍再次重复游戏。(一对许多)当b段音乐出现,配课老师出来和剪出的老虎pk,最终打败老虎,师幼一起欢呼胜利!

2、猴山

师:小剪刀继续向前走来到了猴山,看到有好多顽皮的猴子在玩,我也想和小猴一起玩,小剪刀们帮帮我吧?(幼儿相互讨论)

第一遍: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老师清唱旋律)

提问:为什么只有我的身体在动,而头没有动呢?(引导剪刀从头到尾不同的顺序变化)

第二遍:两名教师示范

提问:剪头时剪刀在哪里?剪头身体时、剪爪子时、剪为本时剪刀在哪里?(重点突出剪刀方位变化)

第三遍: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对许多)

:我们按顺序剪出来的小猴子真是聪明又顽皮。

3、水族馆

师:剪出了这么多聪明的猴子,小剪刀又看到了一座大大的玻璃房子,这是什么地方啊?(水族馆)咦?挺着白肚皮摇摇摆摆走过来的是谁啊?原来是可爱的小企鹅!

师:小企鹅是怎样走路的呢?

教师示范

提问:我要剪一只大企鹅,请认真看看我们是怎么配合的?

第一遍:师与个别幼儿示范(老师清唱旋律,强调剪刀动纸不动,纸动剪刀不动)

提问:谁来说说我们是怎么配合的?(强调剪刀动纸不动,纸动剪刀不动)

我想要剪许多可爱的小企鹅,你能做到剪刀动的时候纸不动吗?

第二遍:老师当剪刀,幼儿当纸(—对许多)

提问:哇!真的剪出许多可爱的小企鹅啦!你会剪小企鹅吗?

第三遍:一半幼儿当剪刀,一半幼儿当纸(一半对一半)

第四遍:互换角色,剪出水族馆里的各种动物。

4、动物园里酌各种动物

师:动物园里还有什么动物呢?你想剪什么动物呢?(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

第一遍:教师邀请幼儿两两组合,进行讨论谁当纸,谁当剪刀,想剪什么动物。再进行游戏。(两两合作,重点提示动物的典型特点)

:动物园里真热闹啊,我看到了大象、熊猫、鲨鱼、海狮…??

提问:小剪刀剪出了不同动物的特点,那我们现在互换角色,看看会不会出现更多不同的有趣动物哦!

第二遍:互换角色(两两合作)

:请小剪刀介绍剪出的各种动物,突出动物不同的特点。

钥匙声响起,师:快听,是什么声音?糟了!保安叔叔来了,快点躲起来!

(引导幼儿回到位子上坐下)

(三)活动结束

师:好险啊,差点就被发现了,天快要亮了,小剪刀越来越想贝贝了,你们能不能帮它想想办法啊?(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想出各种方法)

鼓励小剪刀用自己的好办法送小剪刀回家。(活动结束)

四、友情提示

1、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剪纸方面的已有经验,对于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将故事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并给予幼儿肢体动作探索表现的机会和开放空间,更多的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愉快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本土音乐本身所带来的审美感受,传递快乐的游戏。

大班剪纸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左右对称图案的剪纸,乐意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制作的方法并大胆表现各事物形象。

2、对剪纸活动感兴趣,感知图案的对称美。

活动准备:

各色手工纸、勾线笔、糨糊、白纸、剪刀、爱心制作示意图、欣赏范例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爱心图案,感受其对称的特点。

(1)师:今天老师剪了一个爱心图案,漂亮吗?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剪出来的吗?(根据幼儿回答的内容,请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将手工纸一折二?)帮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2)出示爱心制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幼儿观察,归纳为: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制作过程。

师:在画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它的一半图案又会是怎样的呢?

2、请幼儿尝试剪爱心,将爱心贴在白纸上当成花儿。

针对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如爱心图案不能连接等问题。

3、运用已掌握的技能进行拓展。

(1)请幼儿为花儿剪叶子。

(2)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图案(小猫、小狗)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花儿,小猫、小狗也来了,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来呢?如果你有信心也来试试吧!

(3)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完成的图案进行制作。

4、欣赏教师作品,提升幼儿的审美力。

(1)出示蝴蝶、蜻蜓的剪纸,让幼儿欣赏。

师:除了地上的小动物,空中也飞来了小动物,你们看是蝴蝶、还有蜻蜓呢!真漂亮。

(2)欣赏镂空的剪纸作品,也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也制作一幅剪纸画,漂亮吗?只要一把小剪刀,几张彩纸,就能变出这么丰富多彩的画面,剪纸有趣吗?下次老师再教你们更多剪纸的方法,剪出更精致的图案,好吗?

大班剪纸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表现人物。

2.学会看剪纸步骤图。

3.激发对中国传统剪纸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已剪过窗花,有一定的经验

2.彩色长条纸,剪刀、油画棒、糨糊、白纸幼儿人手一份。范例一幅

活动重难点:

会对称折剪纸、会看步骤图,按意愿进行装饰。

活动过程:

1.欣赏范例:

师: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娃娃的剪纸,请你们猜一猜,是怎么做出来的?

幼:自由讨论

师:我们发现这幅都手拉手,大小都一样,样子也相同,是将纸折几次后一下子剪成的。

2.分析与讨论:

教师示范操作:将纸折叠几次,在不打开的一端画上半个娃娃轮廓,用剪刀沿轮廓线剪开,打开后将手拉手的娃娃贴在白纸上,最后进行人物装饰及丰富背景。

3.学看步骤图: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娃娃手一直画到纸的边缘“手”处的边缘先不剪断

剪好后将纸打开,贴好后添画不同服饰、头发……

5.幼儿作品欣赏、互评。

活动反思:

这次的活动,使我体会到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正确的评价,促进整体的提高。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发现问题我想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此次的剪纸,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在动手剪纸上虽然兴趣浓厚但能力上却参差不齐,因此,在今后我要多多利用区域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剪纸材料,创设剪纸特色区,为幼儿搭建良好的活动平台。

大班剪纸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剪纸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手工作品,在很多地方是过节过年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但是在新疆却是不非常常见的手工作品,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并能初步掌握简单的剪纸技巧,感受剪纸的乐趣,激发幼儿对我们传统手工作品的喜爱。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我国的传统艺术手工作品“剪纸”。

2、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

3、感受剪纸作品的美感和剪纸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幼儿对传统手工艺术的热爱。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作品的美感和制作过程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2、难点: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

活动准备

过年场景图片课件;剪纸作品的图片课件;教师的剪纸作品若干;小剪刀;彩纸;透明胶带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过年场景图片的课件,请幼儿们仔细观察图片中有些什么,然后说一说。

2、幼儿说完后教师一一介绍图片中的物品,如灯笼、对联、福字、鞭炮等等,重点引出剪纸。

3、问问哪些幼儿见过漂亮的剪纸,如果有请他们说说他们见到的剪纸是什么样的,然后播放传统的剪纸作品图片课件。并请幼儿说说图片中的剪纸的颜色、形状、图案等等。

4、教师出示自己的剪纸作品,也请幼儿来说说老师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5、教师给幼儿们发小剪刀和彩纸,教师边制作剪纸边讲解制作方法,并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来学习剪纸轮廓形状的剪法,主要有方形、圆形、花形。(注意提醒幼儿们要正确小心的使用剪刀)

6、让幼儿们自己进行制作,在学会剪纸轮廓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创造,剪出不同的形状,教师进行观察,对个别制作上出现疑问或问题的幼儿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7、幼儿们制作完毕之后教师把作品贴在前面,让幼儿们一起欣赏自己和小伙伴们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和作品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

大班的孩子们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小班、中班的幼儿们强了许多,但在学习制作过程中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接受较慢,教师在教授和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准确,并在活动过程中要多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动力。

大班剪纸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题材来源于生活和大自然。《秋天的树叶》是结合课题《在“剪纸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而产生的一个剪纸活动。秋天到了幼儿熟悉的、常见的树叶开始飘舞。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特别感兴趣,于是生成了一系列树叶的活动,如绘画《多彩的树叶》,《秋天的树叶》剪纸活动,就是其中的活动之一。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引导幼儿充分观察、体验多彩的树叶,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树叶的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其次从审美目标出发,引导幼儿感知剪纸树叶的色彩美、图案美,是对幼儿美的熏陶与教育。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剪纸示意图和画剪纸图样。

2、继续学习对边折剪——树叶。

3、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折叠方式,运用多种镂空图案在树叶上镂空剪,体验剪纸的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画出剪纸图样并剪下,运用折叠的方法大胆进行镂空剪,镂空的图案要丰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观看秋天树林的画面,引导幼儿欣赏、感知秋叶的美丽。

2、你见过怎么样的树叶?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形状的实物树叶(将不同形状的树叶一一贴在板上)了解树叶的外形。

二、交代活动内容,教师指导剪纸方法

今天我们要用剪纸的方法来为树干妈妈,添上树叶宝宝!

1、出示长方形的纸,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剪树叶。

怎样才能较快地剪出一片树叶?(学习在对边折纸的基础上画半个树叶的外形)

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画和剪——教师根据幼儿情况进行讲解

2、你还会画其他形状的树叶吗:观察——尝试——示范

3、出示另一张实物树叶,幼儿讨论怎样画图示。

观察——尝试——示范

4、出示有镂空剪装饰的树叶:引导幼儿自由讨论:你怎样在树叶上镂空剪,让树叶更漂亮?然后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

5、教师做简单示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组颜色:红色、绿色、黄色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地创作,要求幼儿镂空时,能大胆创新,运用多种折叠方法折叠纸的各个部位后,用镂空的方法,镂空的图案要丰富。

2、请幼儿讲自己剪得树叶粘贴到“树干妈妈”身边。

红色树、绿色树、黄色树

3、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4、提醒幼儿保持作品卫生和整洁,将剪下的废纸仍在纸篓里。

四、讲评幼儿的作品,展示作品

1、幼儿围坐在大树前,幼儿自己介绍自己剪得的树叶。

2、找出剪得好的作品,并表扬全体幼儿的积极性和认真的态度。

3、出示更复杂的剪纸树叶图样,引起幼儿兴趣,为开展下一次活动做好铺垫。

通过电视画面导入,让幼儿一下子进入美丽秋天的意境,激起幼儿对树叶的浓厚兴趣。

用“为树干妈妈添树叶宝宝”的话题直接引出活动内容,环节清晰简单利用剪纸示意图让幼儿清晰地了解了剪纸树叶的制作步骤。

学会画图样,这是活动的重点之一:通过个别幼儿的尝试,首先了解幼儿在画图样时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想办法解决。

在树叶上镂空剪是活动的难点部分也是展示活动亮点的环节:在这里利用讨论、看示范环节让幼儿充分了解多种折叠并镂空剪的方法。

活动中能照顾幼儿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指导,让幼儿间开展互助。

讲评环节是美术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节,将自己讲评和大家评价结合,使得讲评环节富有生机。

大班剪纸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3、亮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3、指导朗读。

4、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zhai)菜

刁难(nan)

三伏盛(sheng,cheng)夏

薅(hao,ru)草

机灵(ling)

数(shu)九寒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

第二课时

一、亮标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姥姥的剪纸》,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b、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c、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d、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学习课文4-6小节

1、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们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

电脑展示。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

2、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从课文第四小节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

3、自读交流

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艺高超。

b.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

展示喜鹊登梅的剪纸,这就是姥姥剪的喜鹊登梅,我们来欣赏一下。梅枝、喜鹊形象怎么样?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安排如何?看到这里,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

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4、我服了,可是还找借口,我怎么说的,姥姥又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

5、出示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评价,读得真好,听了她们的朗读,慈爱的姥姥与顽皮的作者形象已经浮现在我们眼前了。

6、姥姥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巧的意思是?技巧,巧妙的办法。从第六节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姥姥姥姥掌握了剪纸的技巧,手很灵巧?

7、理解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说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

8、熟的意思是?熟悉;姥姥对什么最熟悉不过?为什么她会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她是怎么剪的呢?

数九寒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这些词语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年累月地剪,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所以产生了一些灵巧的方法,剪得熟练。

9、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打毛衣、包饺子)

10、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一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

11、姥姥的专注令我着迷,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悦耳之极,悦耳意思是动听到了极点。姥姥剪纸的刷刷声,为什么会如同音乐般美妙动听到了极点?手法娴熟,如同行云流水,富有节奏、韵律。

这句话通过我的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三、学习7-12小节

1、观察姥姥剪纸简直成了一种享受。密云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拴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吸引)姥姥的剪纸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挡得住游泳的诱惑!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多高啊!

2、屋檐下,姥姥剪了几幅图样给我,分别是什么内容呢?它们都表达了姥姥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1小节,思考一下。

3、讨论交流

牛驮着兔子;牛和兔子一起啃食青草疼爱

4、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浓浓的亲情。老师请几位同学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

5、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6、开始,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的心,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纸技艺多么高超啊!这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异引读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

7、我们能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感情吗?指读,齐读。评价。

8、本段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大家可以背下来吗?

出示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兔子,()的兔子,()的兔子;()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在()。我摆弄着()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同学们可以先参考着背,再不用依靠来背。

四、学习13小节

1、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纸表达着对我浓浓亲情,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

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连接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我明白了姥姥对我有什么期待?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

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都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当我忆及姥姥的剪纸声时,我的梦境里会出现哪些声音,哪些景物?从本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谁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时映现、无论何时何地、立刻变得

4、小结:顽皮可爱的作者让姥姥牵肠挂肚,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姥姥让作者魂牵梦绕。我们再一次被她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感染了。齐读课文末节。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我们的姥姥也同作者的姥姥一样,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她们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浓浓亲情。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姥姥!

六、作业

基础题

1、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拓展题

1、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有机会上网的话,可以登录中国剪纸网,进一步了解我们灿烂的剪纸艺术,也可以搜集其他品种的民间艺术的资料。

2、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心境肯定颇不宁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

大班剪纸教案篇7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页——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

2、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

3、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 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

1、观看介绍我国民间剪纸的录象资料让学生边欣赏边了解有关剪纸的民间艺术。

今天我们大家不仅能欣赏到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而且如果你愿意的话还能学会这门技能。请大家看录象。

2、欣赏对称的剪纸作品,让学生观察教材上剪纸的图,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几幅剪纸请大家也来欣赏欣赏。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剪纸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说出:每一幅图都是对称的(还可能具体说出来怎样对称),图片的摆放也是对称的。

你们行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剪出漂亮的图案来?

二、学习剪纸

1、学习折纸的方法。

完成教材6页中间内容。

折纸方法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然后进行操作交流。

让学生观察课本上两种折纸的方法,引导学生看明白后说出并演示,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同桌互相交流自记者的方法。是学生明确可以一次对折,还可以几次对折,根据你想创作的作品需要选择对折方法

2、学习剪纸方法让学生观察剪纸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然后进行操作交流。

再观察剪纸方法

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引导学生操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你自己的设计思路,去折、去剪,作出你的成果来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一剪。实际操作然后展示学生作品。

三、实践操作、动手剪纸完成折一折剪一剪1和2。

通过观看录象、剪纸作品等,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剪纸的文化传统以及剪纸的由来以及各种精美的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剪纸艺术的美。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碧眼的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学习掌握和理解知识。

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到剪纸艺术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美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大班剪纸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

[教学重点]体会“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可有名了,老师今天专门为同学们搜集了几幅姥姥的剪纸,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欣赏剪纸)

2、看着这么多精美的剪纸,你想说点什么?

二、学习1-2自然段,初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

姥姥的剪纸的确是又漂亮又逼真,你知道乡亲们是怎么赞叹的呢?请你打开课文,自由朗读1-2自然段。

1、谁来当一回老乡,夸一夸姥姥的剪纸。

(指名学生朗读)

2、姥姥。真是剪什么像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用一个字来称赞,那就是--“神”。

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呢?

指名回答,并相继板书。(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三、学习3-6自然段。再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

1、姥姥剪纸的“神”还体现在哪里?请你快速朗读3-6自然段,划划相关句子。

2、学生汇报:

a、噢,捂住姥姥的双眼也能剪?肯定你没捂紧,让姥姥从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b、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姥姥没偷看?

3、那让我们赶快去欣赏一下姥姥摸着黑剪的“喜鹊登枝”图吧。

(课件出示“喜鹊登枝”图,)

4、同学们,你感觉这幅“喜鹊登枝”怎样?

5、指名朗读,读出这份惊叹。

6、姥姥这么高超的剪纸技艺是生来就有的吗?文中姥姥的那一句话就道出了这个秘密?(课件出示句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7、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熟”指什么?“巧”呢?“手能生巧”什么意思?

b、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8、姥姥是如何达到手能生巧的呢?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a、齐读:数九隆冬剪,三伏…

b、由姥姥剪纸的身影我想到了一句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还想到哪些俗语?

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10、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a、出示第3自然段

b、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

c、指导朗读

板书:勤劳善良

四、学习7-12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情”

心灵手巧的姥姥给对乡亲们有求必应,什么都剪,给我剪得最多的是什么?为什么姥姥剪得最多的是牛和兔呢?请你默读7-12自然段,看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牛兔”剪纸图?

学生汇报。

指名读这两幅图,思考:

a、姥姥剪“牛和兔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拴住我)

b、你从这个“拴”字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姥姥对我的--关心、爱护、疼爱……)

c、分角色读课文中“我”与姥姥的对话:

读出我的顽皮、可爱,读出姥姥的慈祥、读出姥姥对小孙子的疼爱来。

如果说姥姥最初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后来拴住的则是我的什么呢?

4、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

原来姥姥的剪纸会说话、能传情,传达的是浓浓的祖孙情。(板书:浓浓亲情)

五、学习13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梦”

1、“姥姥的剪纸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2、姥姥的期待是什么?

3、请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

4、从这幅剪纸看出了姥姥对我的牵挂,我有何从忘记过姥姥,引读:事实上……

5、你读出了姥姥牵挂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思念的心、依恋的心、感恩的心……)

6、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读出姥姥对我的牵挂、我对姥姥的思念。

课外拓展

出示小练笔:“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听到了(),又仿佛看到了(),看到了()……

七、课堂总结:剪纸不仅展示了姥姥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更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与牵挂,同时也寄托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份寄托浓浓的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读题)。

八、作业:

1、抄写课堂上积累的四字词语和俗语。

2、课后小练笔:课件出示一幅剪纸,仔细观察,写一段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吹泡泡大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

大班美术室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

大班美术室教案精选6篇

大班秋天的雨教案反思5篇

幼儿园保护眼睛大班教案6篇

大班美术猫教案反思最新6篇

我剪纸作文600字5篇

剪纸的作文500字作文7篇

512防震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239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