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巴巴 >工作方案

五上语文教案精选7篇

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有了教案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提高他们的教学适应能力,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五上语文教案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五上语文教案精选7篇

五上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懂的词查字典。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2、指名分自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回答(作者游览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作者浏览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学习课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景色美丽、奇异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

2、名字奇特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来

3、浮力大

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会作者好奇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

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游览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

五上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积累语言。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

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三、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我的发现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

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

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

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也可以是烦恼的事、难受的事……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一、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二、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五上语文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仿编活动,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间的关联。

活动准备:

1、黑板、粉笔。

2、幼儿用书人手一本,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a、小朋友,你们家都有谁呀?

b、你们喜欢爸爸、妈妈吗?

c、你觉得在家里,爸爸像什么?妈妈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2、学习诗歌。(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

a、教师指图

1,提问:画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图欣赏诗歌第一段。在朗诵中教师采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图等暗示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讲述。

b、采用同样方法观察图

2,学习诗歌第二段。

c、师生共同学习诗歌,并有表情的'完整地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部分内容。

4、情景表演《爸爸、妈妈和我》

请部分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先表演诗歌内容,再表演仿编内容。

5、 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在语言阅读区继续学习仿编,并分角色扮演仿编内容。

活动反思: 在组织实施此次活动前首先对原教材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这首诗歌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因此本次活动我将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创编诗歌,将已往传统的学会念诗歌、跟读诗歌转换为幼儿自己创编诗歌。语言活动容易让幼儿感觉抽象和枯燥,配上形象的图片,大大增强具体形象性,易于幼儿理解。

在新授诗歌的过程中,我始终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努力使幼儿达到“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理解地学”的目的。老师单纯的说教对比生动直接的视觉冲击来说显得那么的淡薄和无力,因此我了解到大班的幼儿心理还是以直观形象的刺激为主,我们应该多为他们准备的是直观形象直接的东西,他们能理解,能产生共鸣!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于“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初步学习仿编儿歌。”

通过观察图片,幼儿很快能够理解两两相关物体的朋友关系,通过已有经验进行创编时,有些小朋友非常的聪明,说明小朋友平时观察挺仔细的,能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活动中来进行仿编,如爸爸是泥土,妈妈也是泥土,我是泥里的小草,在爸爸妈妈身边生长;爸爸是池塘,妈妈也是池塘,我是池塘中的小鱼,在爸爸妈妈身边游玩……

五上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重点:

1、有步骤的诵读训练。

2、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解文意。

1、教师范读。

2、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4、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5、学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1)同桌间互相听读。

(2)指名学生朗读。

(3)全班学生齐读。

四、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3、简介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4、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五、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六、教师小结。

七、辩论:当今社会还需要'伯乐'吗?

五上语文教案篇5

一、谈话导入

1.爱听故事爱读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说说你都了解哪些?

2.欣赏中国神话故事图片集,说出故事的名字。(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哪吒闹海、牛郎织女等)

你觉得神话故事和一般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虚构的,不真实的,充满奇特的想象)

3.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神话故事的天地,学习一篇课文《盘古开天地》。齐读课题,课文写的谁?干什么?注意这里的“开”是开辟、开创、创造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脉络

1.轻声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我的词语库”齐读、指名读

出示“会写字”指名读、齐读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写清楚的?用波浪线标出能显示事情发展顺序的短语。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天地分开以后

盘古倒下后

三、师生合作,感悟文本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理解混沌:形容宇宙模糊一团的景象。

理解“一直”说明盘古醒来过吗?

“十万八千年”这个数字怎么这么耳熟啊,联系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感悟盘古沉睡时间的长久

3.指导朗读,读出盘古沉睡时间的长久,体会他异于常人的神奇。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找出描写盘古动作的词。

2.比较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了过去。

相机表演,体会哪个词更有气势?

读句子,想象盘古的力大无比、气势非凡。

3.这一抡一劈的结果怎样?(伴随着一声巨响,天地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a看谁火眼金睛,能有所发现。(反义词)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地

前三组反义词把天和地的区别展示出来了。

b进一步理解“混沌”一词。

天地分开前,宇宙有轻重之分吗?有清浊之分吗?所有的一切都融在一起,分不清你我,一片黑暗,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混沌)

c认识分号

内容相关,句式相像的两个分句间加分号。

d天地分开了,盘古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表现出天地的区别,读出盘古的高兴心情。

(三)学习第三段

1.天地分开后,盘古是不是就完成任务歇息了呢?指名读第三段。

2.观看插图,注意盘古的动作,他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坚强地屹立在天地间,完全成擎天柱了。有个成语就出自这里,是——顶天立地

再看他的表情,轻松吗?

而且他的身体还在不断地长高。

他这样顶天立地做擎天柱,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不知过了多少年,也许是千年万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他为什么不放弃?

3.就是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也有累倒的时候。指导朗读这一段,把你感悟到的盘古的累、盘古的艰辛、盘古的伟大读出来。

“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你什么心情?(是惋惜,是痛惜,是不舍、是不忍,是不愿,我们不愿这位大英雄就这样离我们而去)读出这种心情。

(四)以读代讲,学习第四段

1.盘古倒下后,身体变成了世间万物最是神奇,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它的神奇呢?试着练一练。

2.文中提到了和他身体有关的——(气息、声音、双眼、四肢、肌肤、血液、汗毛、汗水)

省略号里还藏着什么?发挥想象。(他的头发飞上天空变成了满天的'星星;他的骨骼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脉等等)

3.变成诗歌形式后师生合作,老师读前一个短句,请同学们接读后面的句子。感受这些变化的神奇。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

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

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

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4.改变句式再来读一读。这回你们先读,我来接。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是他呼出的气息;

隆隆的雷声,

是他发出的声音。

太阳和月亮,

是他的双眼;

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是他的四肢;

辽阔的大地,

是他的肌肤;

奔流不息的江河,

是他的血液;

茂盛的花草树木,

是他的汗毛;

滋润万物的雨露,

是他的汗水……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体会中心句的作用,并用双横线标划。

2.欣赏图片,感受盘古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美好。

如果盘古的灵魂能够感知我们发出的信息,你想对创造了世界的盘古说些什么?

(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巨人。

你把自己献给了大地。

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老师想问盘古:你为了天地的形成,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不后悔吗?为什么?同学们来替他回答。

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表达对他的敬意吧!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作者:河北保定容城县容城小学 肖丽芳)

五上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的恰当运用。

2、使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3、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引导学生理解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生动准确地写出感人的文章。

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生动准确地写出感人的文章。

教学手段:

启发、引导

学生学法:

朗读、交流、演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小虾》,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想起饭桌上那一盘盘香喷喷的'油炸大虾,其实,但是你知道小虾的生活习性吗?你知道我们如何与他们友好相处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来感受小虾的可爱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下面请大家轻轻的打开书第38页,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示来感悟课文的内容。

自学提示: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课文1、2自然段,你知道了小虾的哪些知识?

3。细读第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话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作者是怎样观察小虾的?

2。反馈学生自学情况:

(1)、从课文1、2自然段,你知道了小虾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2)、这段话中还有两个特殊的句式,谁来说一说?(让学生改写反问句)

师:今天我们可长了不少的知识,回家后咱们可以可以考一考爸爸妈妈,看他们知道不知道,好不好?

导入:细心的作者通过观察,不仅认识了小虾的外形,还介绍了小虾的哪些特点呢?

(3)、学习第三自然段,抓住小虾吃食物的时候动作的有趣再进行交流。

思考: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主要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指名反馈:让学生理解“有趣“一词。

导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写小虾真有趣的?(让一名学生读出)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先让学生读

师: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体会小虾吃食物时候的小心警觉。

@、老师也写了一句话,让学生比较。

导: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使它得小心警觉更加生动具体?————生发言。

@、在描写小虾吃食物的这段话中有许多表示顺序的词语,你找到了吗?

教师小结:有顺序地说话让人看得明白、听得明白。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一下这句话,我来读这些表示顺序地词语,你们来读其他的。(你能尝试着说一句吗?比如说早晨起来……)

(3)除了小虾吃东西有趣之外你认为还有是们时候有趣?

发挥想象:还有的......

用有的...... 有的......来说一句话

引导学生总结学法

读课文———找出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展开想象

d、学生运用学法小组自学第四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从作者那生动细致的描写中感受到了小虾的有趣,那么小虾生气时又是什么样呢?现在我们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分小组进行学习。

集体反馈:

(1)中心句

(2)找出描写小虾生气时的句子。

(3)抓住了哪些词语(学生能用这些词语来说句子)

师:小虾的搏斗究竟有多么猛烈呢?你能想像得出吗?谁给大家说一说?

生:一只小虾生气了,它蹦了起来,一下子落到了另一只小虾的身上。这只小虾很生气,心想:我又没惹你,为什么来打我?于是它就用大钳子夹住了刚才那只虾。那只虾想:原来是你惹我呀!看我怎么收拾你!也一扭身抱住了它。它们两个就扭打在一起了。

师:同学们看,小虾即使是生气的时候,也是那么可爱。让我们就用这种心情来读一读

g:小虾那么可爱,有趣,作者喜欢小虾吗?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随着小霞的不断繁殖,小虾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也带给了大家越来越多的乐趣。

三、畅所欲言

1、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

2、你喜欢小虾吗?为什么?

3、你还喜欢哪些动物?说出原因。

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动物朋友,下面让我们欢迎它们的出现。

4、师小结:不仅仅是小虾,我们应爱护所有的小动物,学会和他们友好相处,从而使大自然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小生灵而更加美妙。

五上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我”等带点的汉字。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

3.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的读法。

4.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我”等带点的汉字。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的读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师指身上不同的部位,生快速说出部位的名称。

2.新课导入。

看到我们玩游戏,《疯狂动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来了,这节课我们跟着朱迪一起到语文乐园游玩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书上识字加油站的八个词语。

领读,生自由读词语。

2.读完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讨论交流。

预设: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我们身体的某一个部位。

这些词语大部分都带有同一个偏旁。

3.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然后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4.你还知道哪些器官的名称?说一说。

生思考,指名说一说。

预设:我还知道“耳朵”和“手指”。

我知道“头”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出示拓展词语“眼睛、耳朵、手掌”及相应图片。

5.出示:眉、鼻、嘴、脖、臂、肚、腿、脚,识记生字。

生自由认读生字、齐读。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预设:我能记住“鼻”字。因为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嘴”字可以通过记住偏旁“口字旁”来认识这个字。

6.出示:脖、臂、肚、腿、脚,这几个带有月字旁的字。

生观察生字,明白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某一部位。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

师领读,生齐读词语。

读完这行词语,你发现什么?

预设:这一行的每个词语后面都有“子”字。

这一行的词语都是两个字的词语。

2.出示词语:爸爸、妈妈、哥哥。

生自由读一读词语。

读完这行词语,你发现什么?

预设:这一行的词语都是两个相同的字。

这一行的词语都是关于人物称呼的词语。

3.出示词语:故事、月亮、时候。

生齐读所有词语。

读完这三行词语,你发现它们的读音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预设:这几行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这些词语都是我们学过的词语,很熟悉。

4.指导读好轻声词语。

师范读轻声词语,生跟读。

开火车检测轻声词语的掌握情况。

5.你还知道哪些轻声词语吗?说一说吧。

生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我知道“哥哥”、“妈妈”也是轻声词语。

我还知道“石头”、“窗子”第二个音应该读成轻声。

四、书写提示

1.出示汉字“主、门、书、我”。

师生同步比赛书写“主”、“门”、“书”,看谁的笔顺正确。

同桌之间比赛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进行书写。)

2.看看这四个字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能找到吗?(都有点)。

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巩固书写四个汉字,提示写字时要保持良好的坐姿。

五、日积月累

多媒体出示古诗图片及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

3.古诗中,“童子”是什么意思?(指年少的学童)。“云深”又是什么意思呢?(指山间林深云密)。

小组合作探讨古诗意思。

4.介绍诗人贾岛,帮助学生了解作诗背景。

5.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技巧。

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诵读。

6.配乐朗诵,背诵古诗。

六、和大人一起读

1.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2.你从图片上看到的主人公是谁?她在做什么?

预设:主人公是小姑娘,她在和小牛一起玩耍。

我认为主人公是妞妞,她在放牛。

3.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4.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5.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6.布置小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妞妞赶牛》这首儿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五上科学工作总结6篇

小学五上科学工作总结通用5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6篇

小学语文个人工作计划精选8篇

五年级语文工作计划精选5篇

大班美术室教案精选6篇

新教师语文工作计划精选6篇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17春语文组工作计划精选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024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