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巴巴 >对照材料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5篇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写得好可以为我们的总成绩增添亮点,通过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我身边的科学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5篇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篇1

今天上作文课时,老师忧虑地对我们说:“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昨天老师打乒乓球时,不小心用力一扣,球掉在地上,表面凹进去了。你们能帮我解决难题吗?”

我们看着这个伤痕累累,面目全非的乒乓球,有的无奈的摇摇头,有的哑口无言。这时,有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了。你把乒乓球放在热水里烫就可以了。”

说完,我抢着回答:“把乒乓球捏一下就可以了。”老师笑咪咪的说:“那你来试一下吧。”我自信满满的走上去,捏一下那个乒乓球,没变回原样,再一捏,还是没变回来。于是,我失落地回到座位上。老师又笑咪咪的说:“刚才第一位同学说用热水烫可以变回原形,那好吧,你去倒一杯热水来。”

那位同学早已按捺不住,迫不及待跑到饮水机旁,倒了一杯热水来。我跑上去按住那乒乓球,心里想:“这招真灵吗?它真的会变回原形吗?”一秒,俩秒,三秒……过了一分钟,呵,奇迹发生了。你瞧,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杯里轻轻的跳动着,身子渐渐地圆滚起来。

咦,这也太神奇了,难道老师施了魔法?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微笑地对我们说:“乒乓球凹进去了,但是没有破裂,用温度适中的热水烫时,乒乓球内部的空气受热就膨胀,压力增大,便会使凹进去的地方凸出来。这就是热胀冷缩的原理。”

原来,我们的身边随处都有科学知识呀!今天又学到了一个科学知识,真好!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篇2

有个星期天的上午,我看见奶奶把三件脏衣服丢进了洗衣机里,再放一点洗衣粉,按动开关等着等着。过了十几分钟后,只见奶奶把三件崭新的衣服从洗衣机里拿了出来。

我问奶奶:“真奇怪呀,为什么你刚才往里放的三件脏衣服,而现在却变成了三件新衣服呢?”

奶奶对我说:“不要一遇到不明白的事,就来问别人,你自己去查一查,找出答案再来告诉我。”话罢,奶奶到一边去晒衣服了。

我疾步走到书架前,找了一本《少儿百科》,终于找到了关于洗衣机为什么能把衣服洗干净的问题了。我看了一遍,这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洗衣桶内底部有一个波轮,波轮表面上有几条向上凸起的棱子。通上了电之后,电动机飞转,带动波轮,波轮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转动时,波轮表面上的凸棱使洗衣机里的水形成不断旋转的涡流,涡流的力量很大,带动衣服上下翻滚。这样衣服和衣服之间、与水流之间、与洗衣桶壁之间,不停地产生搓揉、冲击、振动,在洗衣粉的去污作用下,衣服上的污垢会脱离衣服,被卷入水中,衣服也就干净了。

原来洗衣机还有这么多的奥妙,我赶快把这个答案告诉奶奶。奶奶夸我是个好读书必求深解的好孩子。我以前根本不知道洗衣机还有这样的奥妙,而现在才知道。

现在世界上的东西还有更多的奥妙,等我们来探索。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篇3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来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科学”是人身边的科学生一辈子都要用的。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双好牙齿,而我的同学都有许多蛀牙。蛀牙会经常疼痛,虽然牙痛不是病,可痛起来真是要人命。怎么才能有一双好牙齿呢?我想发明一种能预报蛀牙的牙刷,它的外形与普通牙刷一样,只不过在牙柄上装带有微电脑液晶显示屏幕,在电脑里储存着各种蛀牙的信息。这样,当你在刷牙时,刷到什么位置,这位置上的牙齿信息就会通过牙刷毛传到液晶显示屏幕器上,如果有蛀牙发生,牙刷上的报警器就会发出声音,提醒小朋友注意。

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生病。生病时大人打针不怕疼,而婴幼儿打针却哇哇大哭,我也有此经历。如果儿童一直打针哇哇大哭,会引响发育成长。无意中我想到一种海绵针,海绵针很特殊,针头是海绵做的,是圆形的,只要一触到皮肤,针头就会释放出一种无害的液体,使皮肤的细毛孔扩大,人们在也不会感到一丝疼痛。药液就会通过海绵针头,从放大的毛细孔中渗进去。然后,皮肤的毛细孔又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儿童打针就不在哇哇大哭大叫了。

我想,我们中国人有很多近视患者,可他们为了美观而去配隐形眼镜,我觉得这样并不好。虽然他不易被发现,但他不是十全十美。它也有不少缺点,如硬镜刺激性强,有异物感,会引起眼睛充血、影响角膜的正常代谢,并且易患角膜溃疡。软镜虽有亲水性、参透性、组织稳定和相容性好等有点,但对200百度以上散光的矫正效果不如硬镜,更不如普通眼镜。加上强度低,消毒手续麻烦,易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而干燥发生裂痕,易污染,要经常清洗、消毒。因此,软镜也并非十分理想。

凡事要讲究科学,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离不开“科学”二字。其实身边往往有许多值得你去思考的问题。不过,解法有许多种,一种是用科学的方法,一种是用愚蠢的办法,结果会令你大吃一惊,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篇4

我是个爱看书的小女孩。从我会认识字开始,便对书着了谜。我在昏暗的灯光下,在动荡的车厢里,在床上,在任何地方,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津津有味地长时间看书。不久,我发现黑板上老师写的字像小蝌蚪一样,模模糊糊,需要眯着眼睛才看的清楚。妈妈发现后,急忙带我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宣布我近视了。医生给我配了一副眼镜,我戴上后发现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了。咦!这是为什么呢?一副小小的眼镜有这么的用处。我带着这个疑问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你自己去想想吧!”,于是我查阅百科全书,上网查资料,终于明白了。我戴的眼镜是用一种叫“凹透镜”的镜片做成的。

透镜分为凹透镜和凸透镜。近视眼镜可以让视力不好的人看清楚远处的东西是利用了凹透镜的原理,使物体放大。凹透镜的原理: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凹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凹透镜用途广泛,它即可以做近视眼镜也可以用作门的猫眼,手电筒,汽车头灯,耳科医生头上戴的检查灯……

它的“好兄弟”凸透镜也和凹透镜一样用途广泛,可以做成奶奶戴的老花镜,放大镜,显微镜,投影仪,照相机等等。我们的祖先很聪明已经学会了使用凸透镜进行生产。公元前2世纪,古人用冰的凸透镜向太阳取火。当我把这些学到的知识一五一十告诉妈妈时,妈妈高兴地笑了:“宝贝!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生活小科学,只要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破解这一个个谜团,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小小科学家。”

我国伟大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科学成就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的集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就能成为一名小学的科学家。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篇5

一天晚上,妈妈在做饭,叫我把新买的酱油瓶拧开,可我怎么拧也拧不开。

我就问妈妈:“妈妈,酱油瓶怎么拧不开?你能帮我拧开吗?”妈妈说:“你自己去动脑筋解决,不要什么事都找我。”看着妈妈坚决的脸,我虽然有些不高兴,也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于是,我就不高兴地开始翻起我曾经学过的科学书。突然我想到了上次和妈妈去图书馆看科普书时,有一篇《热胀冷缩》的知识,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感觉马上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我自言自语地说:“就试试这个热胀冷缩吧!”说着,我就走到厨房里去试一试。先打点热水,将酱油瓶口在热水里浸泡五分钟,然后又用凉水冲了一下,结果一下子就拧开了。我别提有多高兴了!我想:原来我们的生活当中隐藏着这么多科学知识呀!这些科学知识是不是就等着我们来挖掘呢?这颗小小的种子已经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篇四:身边的科学细留心 科技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也离不开科技,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身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多多的学习关于科技的书籍;多参加科技活动;在平时还可已自做一些小发明等等。

科学是伟大的,现在我国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了,比如;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5年10月长征火箭开始走向国际市场;20xx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2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见土豆可以发电于是我也试着动手作,但是我失败了,心里有一些灰心,但是失败是成功的母亲嘛,下次再接再厉。之后我就看了很多的科技书,让我知道了一些关于科技的知识,比如;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人的一生大约要喝80吨水;火力、水力、风力可以发电;如今世界缺水现已今影响到80个国家;臭氧屋离地面有20到30公里;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大家一定要记住植树节,多种一些树,绿化我们的身边的环境。

在如今的世界上科技已今很发达了,科学家们在1946年2月15日发明出电脑又称‘‘计算机’,1996年开始普及。现在,电脑上有许多的软件正是这些软件做出了许多的动漫人物,有了许多部好看的动画片。如果你们也想自己做一些动画片就多看一些关于科技的书,这样就可以了。

平时我们应该多多的留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了解科学,让科学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和美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法律在我身边作文7篇

美一直在我身边作文7篇

以美在我身边的演讲稿5篇

原来美一直在我身边作文8篇

我身边的正能量演讲稿6篇

我身边的00后演讲稿参考8篇

文明在我身边的演讲稿6篇

我身边的00后演讲稿优秀7篇

我身边的00后演讲稿推荐7篇

以美在我身边的演讲稿最新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327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