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听到要动笔写作文时,都会苦恼于无从下笔,好的作文一定是经过我们认真思考后写出的,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关端午午节作文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端午午节作文篇1
一看到妈妈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可以避免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有关端午午节作文篇2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乐从英雄河道上举行龙舟赛。
今天,这里阳光明媚,把水照得银光闪闪。这时一群群观众争先恐后地来到观众台上,不一会儿,观众台上就挤满人了。观众台的上面还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龙舟邀请赛”几个醒目的大字。横幅的上面插着五颜六色的彩旗,旗帜正迎风飘扬。彩旗的下面挂着一个个红红的灯笼,真是热闹极了!
“呯”的一声炮响,放龙了!在等候区等候已久的选手们用力挥动船桨,几百条龙舟齐头并进,霎时间全都离开起点。远远望去,龙舟就像一支支射出去的箭。
龙舟开始向观众席这边划来了。这时“团亿家具城”队和“龙威家具”队两条龙舟把所有一些龙舟都甩在了后面。这两条龙舟实力非常接近,激战了三百多米都不分胜负。“龙威家具”龙舟队的运动员有一些张大了嘴巴,猛吸气向前划,有一些涨红了脸,好像在说:“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团亿家具城”龙舟队上的鼓手在用力地敲打着鼓,这鼓声的节奏把在奋力向前划的选手们调整得整齐而有力,溅起来的水打在选手的.身上,都分不清是河水还是汗水了。同时,观众们也热烈地叫着:“加油!加油!……”现场气氛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要到终点了!选手们集中自己所有一些力气向终点冲刺!观众们的加油声也越来越响!就在冲过“龙门”的时候,“团亿家具城”龙舟队率先冲线了!紧接着“龙威家具”龙舟队也冲线了。“耶!耶!”观众们传来一片片欢呼声。
啊!真是场激烈的龙舟赛啊!看来,我以后也要多多关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龙舟赛。
有关端午午节作文篇3
“五月五,是端阳。插香叶,戴香囊……”每当我唱起这支儿歌时,总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每逢五月五日,就要过一个盛大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又叫端阳节与重五节。
著名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又是龙节,这就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时,吃粽子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活动,还有一项活动,那就是赛龙舟。为什么要赛龙舟呢?这是为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么相继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时,人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还要在厨房里洒上许多雄黄水,这就是为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端午节呢,它呀,又称重五,总之,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白、黑、蓝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勃颈上、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名家还要插“五端”:葛蒲、艾草、石榴花、蒜头与龙船花。
我不仅知道北方过端午节的知识,而且还解南方过端午节的食物呢!
南方每次过端午节,必定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用黄瓣包的粽子与最美味的食物——雄黄酒。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另外,还有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过好几年,我又念起“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
此时,我又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有关端午午节作文篇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羊羊。”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就知道,端阳节快到了。
端阳也叫端午。家住长江边,因此在我的印象里,这天是一定要赛龙舟的。赛龙舟是端午节民俗活动中最热闹有趣的节目。所谓龙舟,其实是首尾做成巨龙形状的船只,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相传起源于楚国人民不断地在汨罗江上找寻屈原的尸体,或者说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类,以免它们吃了屈原的尸体,所以一面划船一面敲锣打鼓,久而久之,自然就演变成了这样一项有趣的习俗。
这天不仅要赛龙舟,还要吃粽子。粽子,原是南方用芦叶把米包起来煮食的一种风味小吃,汉代以后才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是屈原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于每年五月初五将白米装在竹筒内投入江中。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佩香囊,使我们孩子的习俗,传说是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上香囊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如今快到端午,我依然在唱;“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有关端午午节作文篇5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这首诗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因此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非常深厚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节日中,名称最多: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来源也有非常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因此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文化底蕴,因此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粽子,是我们孩子们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怎么可以让给别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传统文化,尽自己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